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道路上的风景

道路上的风景

2013-10-26 23:26 作者:石荃 阅读量:29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道路上的风景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代前咄的倪步舔着被?史收集的倪印,已?整整走咿了九十年。回首往昔,“重把一樽?沛?”,你会发现一代代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并没有随着兔起鹘落的历史变迁而渺无痕迹,他们的脚印像骨力劲健的文字一样镌刻在这条用90年光辉岁月铺就的道路上,向后人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与壮大,谱写出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史诗,展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图景。

1919年6月11日?,在北京新世界屋顶花园,中国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不顾自己北大文科学长的身份,“独立高楼风满袖”,向下层露台上看电影的群众散发传单,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企图挽救“神州陆沉”、希冀“再造中华”的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20世纪初期的中国,内部军阀割据、战事倥偬;外部列强虎视鹰瞵,领土被豆剖瓜分,“所遭之罪孽,所蒙之羞辱,虽倾江汉,不可浣也”。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为挽救民族存亡,辟衡内外大势,膺怀拳拳报国之心,以俄为师,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在上海首先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他们借着圣保罗的口气,向古老中国的专制与腐朽叫战:你的毒钩在哪?(whereisthesting)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成立。她的横空出世,像一声春雷,唤醒了这个沉睡,如一潭死水的古老民族;像一道闪电,在那布满隐晦的天空中撕裂出一道阳光,重新支撑起四万万同胞对光明的期许。

南陈北李为共产主义信仰所付出的汗水与鲜血,在共产主义道路的起点构筑起最动容、最壮烈的风景。

1910年秋天,年仅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来到湘乡东山学堂,第一次接触到外面的广阔世界。他临行前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细品这首诗,你会触摸到它所蕴含的金刚石般的质地,捕捉到少年毛泽东“当年乳臭志弥骄,眼角何曾挂板桥”的狂傲情怀。三分豪气,七分志气,被啸成十分英雄,正是因为这种狂傲与自信出现在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的中国,方才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张力,预示着中国以后的命运会因这个人的出现而发生改变。

的确,这个少年借着孟轲“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的自信语气,“会当水击三千里”,闯入了历史;又凭着自己擎天驾海的才能,扼住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闸门,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使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壮大,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整个中华民族的面貌为之一新。

毛泽东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像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笔下的那只正在嗅玫瑰花的老虎,威猛、果断、勇敢,又不失其诗人气质与浪漫情怀。他精神上常驻着诗意,展现出伟人柔情的一面。

在这位职业革命家兼诗人的领导下,共产党人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着。这段路上的风景可谓波澜壮阔、曜威全球,布满血雨腥风,但同时也有诗意的彩虹点缀其中。

1978年10月,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日本。

在新干线高速列车上,

日本友人问邓小平:“怎么样,乘新干线以后有什么想法?”

邓小平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合适了,坐这个车。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回国后,引导中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高速列车便在该年的年底由他正式启动。

谁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年他74岁。

1992年2月,退居二线的邓小平坐上了南巡的专列。

在深圳国贸大厦,

邓小平说:“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动摇不得。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他才会相信你,才会拥护你。……是时候了,不能等了。”

南巡讲话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时期。

又是谁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年他88岁。

这就是我们的老共产党员??邓小平,一位实干家,不作诗,但却踏踏实实地做实事。“不管是黑猫白猫,只要能抓住老鼠便是好猫”,这句俗语诠释了他的务实精神,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所以在此处我也要节省文墨辞藻,来迎合他这种简单朴实的风格,同时也以这种方式来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正是由于这位老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竖起了一面旗帜,呼啦啦地迎着时代的潮流在招展,才有了新世纪共产党人的不断奋勇前进。这面旗帜,就是这段道路上的风景,简单、鲜艳而又神圣。

“雄关漫道正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翘楚们正在以他们的胆略与才识,做如椽巨笔,继续在这条有着光荣与辉煌历史的道路上描绘着新的风景,等待着历史的述说……

相关文章关键词

《道路上的风景》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