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红色之旅
万丈深渊、惊涛骇浪、水流湍急、奔腾咆哮、心惊胆寒、铁索晃荡,或许这就是我能想到来描写大渡河的词语。
是否曾记得史书上,红军强渡金沙江、过彝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丰功伟绩。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大渡河的印象吧,之前我也如此。
趁国庆佳节,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周年之际。我和女朋友过来探亲,顺便感受了一下大渡河的磅礴气势和它那峥嵘的岁月。国庆佳节,诚然庆祝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庆祝的同时,是否应该增加点缅怀的情绪在里面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缅怀什么呢?缅怀过去创造新中国的人物,过去革命先烈们走过的路,过去红军创下的英雄事迹。
带着种种复杂的情感,我们下午在当地朋友的引导下从石棉县城出发,直接去往红军强度大渡河的纪念馆。一路上,处处可见的是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后来得知这也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他们每一个脚印都是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突然,司机说:这边好像在修修路,有点麻烦。接着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建设的步伐真快,连当地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几经周折,来到了红军纪念馆周围,王叔叔一下车就对我女朋友说:小何,你知道吗?你现在走的路,或许过去某个时刻,毛主席正在上面行进呢,女友“狡猾”地说道:当年的路还没有铺好呢,我现在走的是新铺好的路。的确如此,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走的是革命先烈给我们铺好的新路。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更何况有路来走。
走进仿古建筑群,透露一股红色的气息,以女友的惯习,少不了要拍几张照片。我拿起相机,卡擦几下定格了几个历史瞬间,仔细看了几下,每张照片,都有笑容,像玫瑰花的笑容。如今,我们面对大渡河是笑容,当年的毛主席以及红军面对如此天险那可是满脸沉重吧。
顺着铺好地崭新光明的大道,我们进入纪念馆内,朋友请了一个讲解员,通过地理模型,她给我们讲述了这个地区的历史。原来这个地方在毛泽东之前曾是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石达开安营扎寨之地。也难怪来的时候,有一条路名叫翼王路。说起石达开,自然少不了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家破人亡的同时,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美名。或许当年毛主席行军至此时惋惜石达开命运的同时,想起了杜牧说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而后下定决心要度过面前的难关,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测罢了。顺着展览路线,我来到一个大厅,映入眼帘的是红军用过的器械和游客们卡擦用的相机,一个代表的是艰苦岁月,另一个则是现代化的产物。接着仔细了解了一下红军当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革命年代,仿佛我正身在其中。要不是出纪念馆的时候,外面灿烂的阳光的提醒,或许我还真以为我回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
远处几位叔叔听完讲解之后,面对大渡河正讨论着,红军渡河时候环境如何恶劣,他们是凭借什么的法宝呢,仔细想想感觉很是不可思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叔叔们被路边卖石头的吸引过去,而女友则央着我要去河边留影。下去的路一点不好走,女友脱下高跟鞋,用手拿着,红色的高跟鞋、红色的鲜血、红色的革命,刺痛了我的双眼,我赶紧柔柔,走到河边。
面对奔腾咆哮的河水,它像是在诉说它那不平凡的历史。岁月真是不饶人,人生短暂,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但是过去伟大的事迹却永远不会消失,它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同一个空间不同的时间而已,永垂不朽。而我则想起了,刘邦见到秦始皇时说道:大丈夫当如此也。的确如此,堂堂男儿应该奋发图强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