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游昆山亭林公园

游昆山亭林公园

2013-10-24 06:07 作者:古心静典 阅读量:34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那日写诗给顾炎武,晓风残月说昆山有亭林公园非常值得一游,加之昆山有亲人定居,于是欣然前往了。

许是重阳的前一天,园内菊花正妍,天清气爽,暖阳和煦,心在秋意盎然里。

从侧门进,清水经林,小路前行,有佛寺无烟,直至祖冲之像,心豁然一亮,熟悉的少年时背圆周率的情形宛然。

没作太多的留连,因为心中之城为顾亭林而去,也是此行之动力主因。行行复行行,游人如织,不觉来到仿古建筑前,原来是昆曲博物馆。前几日《扬子晚报》上《柔美昆曲》:让地铁生活“慢下来”,是《牡丹亭》、《桃花扇》……“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不懂昆曲,这“百戏之祖“早已远离了百姓的视线。不仅仅是昆曲,大量的国粹剧种都在萎缩,这不仅仅是历史的沧海桑田。知道白先勇是昆曲迷,因为《游园惊梦》。好像于丹也是喜欢昆曲《牡丹亭》的,但只见她言语滔滔之势,她的心也是想让昆曲煞一煞车吧。

慢慢地踱上一圈,阳光透过廊檐,屋下有水,有鱼潜行,这里倒是人不多,世界恍惚寂然。

我们渴望一种淡定、从容、雅致的气质,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几人能够?

终于来到亭林纪念馆,内心的喜悦与庄严并升,在昆曲的柔婉之后,陡然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涌起。这样的气息给这柔靡婉约纤巧明丽的江南就凭添风骨和硬气。这也让我想起夏完淳,有一种热血历经千年而不会凝固。

孩子们不耐烦,让她们到对面草坪上玩耍,而我独享这一份心境。

留连甚久,而后来到并蒂莲处。并蒂莲是从正义镇东亭50年代移入,曾是元代末年诗人顾阿瑛手植,叶小,藕窳,不结莲蓬。可惜,荷花已尽,只静观一池半枯之荷,抬头望见伫立的简介花姿,心在起起伏伏里。

不懂石,太湖石倒是常可见到,江南园林里是少不了石头的。穿过荷池就是昆石馆,匆匆一览,只因它是和琼花、并蒂莲并称玉峰三宝。

玉峰,实不算高,但登上确也有一览众楼小之趣。吵着嫌累的孩子们没想到在登山时爆发了能量,我几乎是最后一个抵达的。看来,我是需要更多的锻炼才好。

下山走另一条路,茂林修竹,心下甚喜,别有洞天,让我的心放松欣乐起来。山下浅水清澈,夕阳西下,虽没有“波神留我看斜阳”的诗趣,但那一刻,人在山水中心无渣滓沉静平和,还是让我对这样青山绿水的优雅富丽而沉醉了。

亲人说,四五月份欣赏琼花最美。琼花亦是昆山市花,四季色彩明丽,与广玉兰种在一起,有“玉环飞燕原相敌”的趣味。

脚步是匆促的,而江南就这样一直在心中婉约着,居住江南十年,虽不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我的确愿意在这自然江南,人文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江南婉致里终老了。

最后言及昆山三贤:思想家顾炎武,文学家归有光,教育家朱柏庐。天下兴亡的顾炎武之后,我便念念不忘“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归有光先生了,我以默背《项脊轩志》而纪念他。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游昆山亭林公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