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

2013-10-24 00:51 作者:北吹 阅读量:27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们十八个人当时最大年龄23岁,最小17岁,是我和另外两人,但我们每到一处,在众人眼中都是来串连的学生,由于我们当中己有人在抽烟,所以常有人问:“你们是什么学校的,怎么学生也会抽烟?”

自离开会场,我们从六和塔往虎跑方向游玩,在爬玉皇山时,木器社的同事冲上山顶对我说:“谁这么坏,在小树丫上垃了堆屎,让我抓了一手”因在山下时大家讲好,看谁先冲上山,大家当时真像部队攻山谁也不甘落后。

因我从小喜欢爬山所以第一个登顶,木器社的这位为追我,他不断的吊,拉树枝才造成这一笑话,但这留下了当时一种什分不良的现象:在六和塔上到处写满,某某几人到此一游,某某红卫兵来此,清静的地方随时能见,游人留下的米田共(大写粪字),山洞里更是臭气冲天,竹林里到处可见刻在上面的字,这也可能是当时大串连时的一大景观吧。

傍晚我们回到旅社,在学习毛主席语录后,大家把听报告会的记录拿出来集中整理,?准备明天去岳坟边上的“造反有理展览馆”参观造反成果。

当晚我们有四个人一起去解放路第一百货店买东西,在棉毛柜台,木器社的某某买了一身棉毛衫,这时,时间将近9点,柜台上两名女营业员边说边笑在拉家常,一人在用纸包当天的营业款,另一个包某某买的棉毛衣?,我当时只看柜台里东西,也没太在意。

等某某拿到包好的东西后,我们边说边走,我说你买的是几公分的,他说90公分,我这时才发现他拿的纸包形状有点不对,问他:东西给错你吗?你看见她是包的棉毛衫?,某某说:“我没在意”他?用手捏捏说:“好像不是衣服”

正在这时女营业员,一边大喊一边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包,真正的棉毛衫,?带着自己推卸责任的口气说:“你怎么不拿衣服,把这包东西拿走呀!”某某被她说得莫名其妙,明明是她递给他的。

回到旅社,我们说起刚才这件事,有人说:“走快点把钱带回来,咱们可以好好玩些日子了”我说:“没这么太平吧,这包钱足有不少于一万元,到时会动员全城造反派来个全城旅社大搜查的”。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岳坟边上得“造反有理展览馆”里面有不少所谓“封,资,修”的文物,还有不少“变天帐”(所谓“变天帐”就是解放前的私人,地契,房产等证书)我最感到不可思意的是,一块有几百银元浇灌在里面的大水泥块,它足有一千多斤。

这些我都作了记录。下午我在杭城开始抢汽车上往群众散发的传单,各高校的宣传车在高音喇叭播放中,不断向人群散发传单,我清楚记得“杭州化工学校”的宣传车最引人注目,它在杭城出现的次数最多,散发的传单也最多,这也为我后来整理传单时所证实。

我自到杭州后就没买过市内车票,我想他们都当我们是学生,学生是不用买票的,这点光我也就沾了,当时由于串连人太多,公交车根本无法满足运量,所以每条线路上都增加了许多,用油布盖棚的大卡车来运送人员,我当时曾约木器社的同学一起去“杭州化工学校”当时好像是20路车,他问我去干么,我说:那里革命一定搞得很热烈,我们去看看。

等到化工学校(化工学校是到底站)我们下车后,同学一边原地转,一边直笑,?说:“这里那有革命气氛,”我一看两边全是农田,很少有路人走过,从学校大门口往里看,根本不见人影,我也大笑起来,笑得直流泪。

就在我俩登上了返城的汽车时,同学低声对我说:“看来这下,不买票不行了”,我说:“不用买,她们喊买票不用理,如过来问,就说学生证在接待站,忘带了”。我俩很快返回了城里。

也就在这次来杭的第五天,我一个人来到省政府大楼,看到造反派挤满了整座大楼,都是来造反请愿的,其中我碰到了当时新仓下放到钟埭的大部份知青,他们这时打的是“红新农战斗兵团”的旗号来省委请愿的。听他们说:“省府的人己批给他们200辆自行车,他们准备去提车”后来得知这些全是现场应付他们的缓兵之计。

晚上广播中传来全国学生停止串连,全部返回当地闹革命的通知,第六天我们十八人全部来到火车站,在买票返回时,我看到许多学生在互?返程票。

因当时按规定,领票要以学生证为准,但这些学生在拿到返家的车票后,又和其它方向的学生调?车票,我亲眼看见广州的和东北的学生在?票,串连还在这些人中继续延伸。……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