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撞车

撞车

2013-10-25 08:09 作者:孤兰生幽谷 阅读量:16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此“撞车”不是车祸,而是别人先做了某件事,又有人做了相同的事,和前面的人表达意向一致,常常会令当事人尴尬。

——写在前面。

教师暑期培训已接近尾声,今天上午安排的是对某专家讲座的交流沙龙。那专家的理论是人家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在办公室里潜心研究出来的东西。他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老师们愣是没听懂。他那一套好像离老师们的工作生活很遥远,即使再过上若干年,他的理论成果我们这也用不上。有位智力非凡的老师,听得一知半解,最后总结了一句: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转着圈说了一通,好像是多少年前,我们就曾实实在在做过的。不知他总结得是否准确,反正大家听完讲座感觉云里雾里,晕乎乎的。

昨天,校长就布置老师们写学习心得,今天以抽签的方式,一一上台交流,并现场录像存档,那架势真真非同寻常。

第一位老师是校长亲自抽签的,她上台照本宣科地读自己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下面的老师边听,边默念自己的稿子,唯恐上台念错了,出洋相。

这老师的普通话真是棒,音色也美,简直像电视台新闻播音员,字正腔圆。她正美美地读着,突然,我临座的同事一拍大腿,惊恐地说:“坏了,出事了!撞车了!”

原来他发现台上正被优美地念着的稿子内容跟自己的一模一样,毫厘不差。来源当然都是互联网,方法也是复制粘贴。

咋办?现场出去重新搜索一篇,显然来不及了。于是,他灵机一动,悄悄跟我商量:“如果先抽到我,你的稿子借给我读。我抽签时,注意一下,不抽你,我读好立马再去准备你的。”

我连忙婉言拒绝:“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肯定行不通,说不定我也过不了关,你还是另想高招吧。”他看此法不成,于是冒险匆匆出去了。他是去办公室上网另找发言稿,以解燃眉之急。

台上陆续交流过几个老师,这时,一位在楼下负责招生的陈老师匆匆进来了,刚坐下,椅子还没捂热,就被抽上台交流。

只见她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开始朗读,这陈老师是校领导,分管教学的主任。她的基本功也很是了得,普通话测试时,是一等乙级,听她的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老师们都暂停默念自己的发言稿,专心听。刚享受了几句,大家的表情竟凝固了,包括校长。

原来,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台上这位的发言稿内容和第一个老师的也是毫厘不差。不是不谋而合,而是再次撞车,来源出自一辙。

听着听着,大家心照不宣,表情由凝固僵化到丰富多彩,再不时窥视一下校长的表情。校长的面部肌肉似乎没什么动作,看不出一点细微变化。

大家又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也不幸撞上了车,忐忑不安中,想起校长前天说过的话:这次暑期培训,市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学习,虽然占用了短短二十天的暑假休息时间,但老师们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一种哪天不学习就寝食难安的感觉。既来之,则安之。要学有所得,认真写体会。从你的学习体会中,也可以知道你的收获多寡。

大家听了,不以为然,敢怒而不敢言。每年暑假都搞这一套,实质根本学不到东西,还不如老师们在家里,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学习。大家都明白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该在哪一方面充实自己。可是,身不由己,只有服从领导安排,天天按时按点到学校听那些高深莫测的无聊讲座。更为可气的是还没有休息日,比没放暑假时上班还累人,又学不到有用的东西,简直是浪费我们的生命,摧残我们的身心,有一种被折腾的感觉。

大家再次窥视校长,发现校长正一边看着老师们已读过交上来的稿子,一边听正读着的内容。或许他是在对照,看看撞车的稿子是否有几条句子,几个字是不相同的,想来心中该是五味俱全吧。

陈老师的发言结束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又一个老师被抽签上台,他是学校的元老,老李头。他没有发言稿,即性发言,都说大实话,说得慷慨激昂、畅快淋漓。大家都忍不住悄悄为他竖起大拇指。而此时,我的临座同事从外面进来了,他悠然自得地拿出刚刚重新准备好的发言稿,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态。

我是至始至终安之若泰,一点儿都不紧张,因为我有先见之明,懂得防患未然、未雨绸缪的道理,绝对没有撞车的可能。我没他们那么傻,为了图省事,专门复制粘贴一篇完整的文章。我是在互联网上走马观花,而后满园采花。这儿一朵,那儿一朵,编辑成一篇集百家之长的学习体会。

会场上的秩序不再那么正常了,不时有老师出去,肯定也是发现自己的发言稿撞车而临阵补救去了。而交流过的老师则万事大吉,看书看报纸,更有甚者,给报纸上的美女人像配上眼镜、胡须、皱纹的,再前后传阅,引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最后一个老师终于读完了,校长总结:“老师们的发言很精彩,但很多老师有浮躁之气,也许是局领导安排的学习内容与我们的实际较远,写的体会频频撞车。请大家谈谈对哪个老师的发言印像最深刻。”

一年轻老师自告奋勇发言:“我觉得老李头的发言最出色,因为他没用稿子,说的都是大实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类培训完全是走过场,一点东西都学不到,简直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劳民伤财。更何况老李头不会像大家一样,担心自己的发言稿会撞车。我们发言稿上的体会都是抄的,是违心的美丽谎言。”

哗哗……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为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而喝彩。

真希望本该纯净的校园生活中,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再猖獗,令人啼笑皆非的“撞车”事件不再频频发生。

相关文章关键词

《撞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