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母爱,锥心的刺痛
完整的母爱是温暖的阳光,残缺的母爱是锥心的刺痛。祝愿天下孩子远离刺痛,享受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题记
初夏的一场雷雨,冲走了多日来的烦闷,久旱的土地,迎来了久违的甘霖;久经考验的生灵,迎来了雨水的抚慰。雨过天晴,树叶上的残滴,映着午后的阳光,好似星光点点,闪闪烁烁。
今天,学生张磊的母亲照例来学校看望孩子。校园里,湿漉漉的花圃旁,母亲正急切地注视着孩子,满眼的温柔和怜爱。既而她打开包,掏出几袋包装精美的零食,塞到孩子的口袋里,并拆开一包,放到孩子手上。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母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
孩子吃着零食,不时送一个到母亲嘴里。母亲笑着,不时摸摸孩子的脑袋,亲亲孩子的脸蛋。那一幅乌鸟私情、舐犊之爱的画面深深感染着我。我不知不觉地便站在教室里,凭窗默念,陷入沉思。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一年前的一个印象。一个阴沉沉的下午,一个满面愁容的妇女,蹑手蹑脚地在教室门前张望。我问她找哪个孩子,她目光躲闪,慌张得不知所措,两只手不停地来回搓揉着衣角。我警觉地再问,她的眼睛竟湿润了,怯怯地说:“我来看看儿子张磊。离婚时,他被判给了父亲,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不许我看望儿子。儿子上幼儿园时,我曾偷偷去看过,被他爸爸知道,打了孩子一顿,还跑去跟孩子的老师吵架。幼儿园的门卫怕惹麻烦,再也不让我进去看孩子了。现在,孩子上一年级了,学校的门卫都不认识我,所以,我再来看看孩子。老师,请您帮帮我,让我看看孩子。”
听着一番几近乞求的话语,我的鼻子酸酸的,连忙喊出张磊。可是,孩子看到久别重逢的母亲,竟不敢上前,不安地躲到了我的身后。母亲伸出的双手无奈地停在了空中,渴求的眼睛里溢满了泪水。
我俯身轻轻问孩子:“想不想妈妈?”孩子瞪大惊恐的双眼,用力点点头又轻轻摇摇头。原来,他是怕爸爸打,怕奶奶骂。可怜的孩子,尽管日夜思念着母亲,可是,却因为大人的怨恨、敌对、妒嫉而承受着无尽的痛苦。幼稚、纯真的心灵被人为地压抑着、催残着,甚至扭曲着。
我耐心劝慰孩子的母亲别太难过,以后每个星期可以来学校看一次孩子。我答应她跟学校门卫说好,让她进来。并安慰孩子不要害怕,回家别跟爸爸和奶奶说起妈妈来学校的事。母子终于打消了顾虑,孩子兴奋地扑到了母亲的怀里。
看着母亲尽情亲吻着孩子,抚摸着孩子,我很感动,也很无奈。我只能给他们提供微不足道的帮助,让他们母子能每周重逢,享受短暂的天伦之乐。我无法化解他们家庭的恩怨,只是尽已所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老师,孩子让您费心了,我该走了。”孩子母亲的辞行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刚才的欢乐被难舍的依恋所代替,她慢慢向前移动着步子,并不时转身再看看孩子,朝孩子挥一挥手。
看着孩子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我想孩子是无辜的,母爱是无罪的。“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无论这位母亲多么不好,孩子的父亲都没有权利剥夺母亲的探视权,剥夺母亲对孩子的爱。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血缘是不能割断的,对于大人来讲,纵然可以把她当作陌路之人,但是,她对于孩子来讲,却是世界上唯一的、永远的母亲。倘若我们强行割断,就会造成孩子情感上的巨大缺失。即便是离异时孩子年龄尚小或者孩子和母亲接触非常少,在内心深处,母亲的位置也是不可或缺的。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位妈妈不知承受了多少自责和愧疚,流过多少伤心和思念的泪水。她无法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无法随时为孩子嘘寒问暖;夜里无法及时给孩子掖好被头;孩子生病时,也无法守候在身旁;孩子的学习,更是无从过问;这份残缺的母爱,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母亲都是一种锥心的刺痛。
送走了这位母亲,我转身回到教室,看着一个个处境类似张磊的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以及父母长年在外的留守孩子,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这些孩子面对的都是一份份残缺的母爱。他们甚至一年只能跟母亲见一面,生活中缺少关爱,常常遭遇情感危机,造成许许多多的性格缺陷。因而,更觉得老师的责任重大。教好书固然重要,育好人更为关键哪!
雷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自然的气息,一切显得纯澈平和。放学时,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小鸟似的扑向了母亲的怀抱。夕阳下的舐犊之爱、天伦之乐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我为这些幸福的母子而高兴。
“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完整的母爱是温暖的阳光,残缺的母爱是锥心的刺痛。祝愿天下父母努力把握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一份完整的母爱。祝愿天下孩子远离刺痛,享受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