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吟 彩云之南(二)
且行且吟彩云之南(二)
9月13日早晨,和老Ding一起赶到长途车站,直接去老君山的车已经没有了。在车站外有拉包车生意的,350块一个来回,想想这个地方是本地人推荐去的,应该错不了。就包了一部小面包车上路了。老君山是一个大的山系,南北走向,南端的地名叫黎明,以丹霞地貌为特色;北端的景点名字叫九十九龙潭,以水和杜鹃花为最美,现在的季节错过了山花烂漫的时节。于是我们决定去黎明看丹霞地貌,因为我计划明年10月上旬走丝绸之路兰州至乌鲁木齐段,途中安排了张掖看丹霞地貌,所以想在这个地方先看看,将来好有个比较。
从丽江出发1个小时左右到了石鼓镇,在这里就可以分两个方向分别去老君山的南端或北端。在镇上稍作停留,吃个早饭,网上介绍有云南小吃-粑粑,买了一个尝尝,很清淡,是用青稞面做的,还要了一碗鸡豆粉,糊糊状,深蓝色。老板介绍这个粉是用鸡豆做的,鸡豆是一种豆子,形状像鸡的眼睛。
过了石鼓镇,车窗外的景色愈发壮美。车沿着金沙江边急行,宽阔的江面,江水因为下雨带来大量泥沙形成红褐色,水流平缓,不时的在江心可以看到沙洲,岸边和沙洲都或散落、或密集着柳树,给金沙江平添了几许秀美。江对岸是连绵的群山,山上植被丰富,植物以阔叶林为主,和江上的柳树风格截然不同,一个阳刚,一个柔美。更令人赏心悦目的是,散落在山坡或江边的傈僳族村落和民居。用老Ding的话来说,非常养眼。因为所有的建筑的材料都是来自自然,石头或土坯,黑黑的房顶,色调那么温和,一个个村落安静地置身于绿林之中,有时还会被天空云朵投落下来的云影轻轻覆盖,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而美好。在这样原生态的大自然里,任何现代的建筑材料,如瓷砖、玻璃幕墙就会显得刺眼,让人不舒服。沉醉其中,脑海里没有一丝尘埃,即使有过,在此时都被美景冲散得无影无踪,变得纯净而安详,也可说是“洗脑”。
在石鼓镇,金沙江拐了一个大弯,号称“长江第一湾”。经老Ding的介绍才弄清楚“三江并流”的意思,原来我以为三江并流是三条江汇到一起呢。其实是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由青海发源后自北向南流入云南境内,在这一段,三条江是平行南下的,并流是同时南流的意思,不是合并。在石鼓镇,金沙江拐了100度,变成由南向北流,最终在云南的北部再拐弯变成自西向东流,自宜宾开始被称为长江,当然到了下游被称为扬子江,我们安徽段被称为皖江。而澜沧江和怒江则一路南流,直到越南。
进入老君山黎明景区,车老板推荐我们坐电瓶车先去看两个景点,我心里就有些怀疑她的动机不纯。因为有过这样的不好的经历。但是,老Ding刚从淳朴的西藏回来,没有我这样的“心机”。算了,到哪算哪吧。买了电瓶车票和门票。电瓶车载我们去了几处观景点,我们很是惊叹所见美景。(由山下往上看山都是不得全貌,后来爬到山顶纵观全景,其震撼不可比拟。)
真正领略丹霞地貌是由我们登山去往山顶的栈道开始的,随着栈道延绵和高度的提升,眼前的景色原来越壮丽,回眸可以看到身后是延续没有尽头的峡谷,平顶、红色山体,丹霞特色的山脉罗列在峡谷的两侧。排列得很像科罗拉多大峡谷,但是这里的山充满苍翠,云雾缭绕,自然少了雄浑,多了清丽。我们的目的地是千龟山顶,所谓千龟山是因为山顶的岩石都是由一个圆溜溜的如龟背纹一样的石头组成的。从来没有见过,其成因大概是亿万年前这里还是苍茫大海的海底,由于海水的侵润,造就了现在的摸样,这个山顶连成一个平面看的时候,还能看到水纹的痕迹。快登到山顶时,有管理人员要求我们脱掉鞋子,才能登上山顶。确实需要这样,穿鞋子踩在圆溜溜的石头上是不安全的,我也当一回赤脚大仙,增加了光脚爬山的经历。
登上山顶,整个丹霞群山尽收眼底,坐下来,静静看不远处群山罗列,山上云卷云舒,环视群山环绕身侧,俯视可见峡谷,山风徐来,吹走身上的热气,时间在这里静止,唯有自然的浩瀚与博大,冲乃盈。看云、听风……有所思亦无所思......山静、云止、心容、风动身不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是淡季,而且老君山还没有怎么开发,300人的住宿都接待不了。所以,我们在景区里是“珍惜动物”,如果有动物在树林里,也是它们看我们,不是我们看动物。
晚上回到丽江,ZM的航班晚上10:40到,我们要去机场巴终点站接她,为了消磨时间,在一处路边烧烤店点了些吃的,不知道老Ding是太过挑剔还是真的不讲究,总之他基本上什么都不吃,鸡、鸭、鱼、羊、牛统统不吃。怎么活啊?丽江烧烤的特色在于调料,比如烤一盘豆腐,配了两个小碟子,一个是干辣椒粉,另一个是汤料,具体内容不知道,汤料里有各种草、叶子当做香料,里面还有我曾经听说过没见过的鱼腥草,尝试了一下,味道虽冲但可以接受。烤茄子很好吃,茄子被开膛破肚,各种草、叶子堆在肚上,茄子皮油光锃亮,烂熟的茄子肉和作料拌在一起,很可口。看到老板娘在一口平底锅里翻炒着米粒,不知道是什么,跑过去问是不是做炒米啊?她说是为了做油茶。这里的油茶是用牦牛奶做的,我原来还以为是羊奶呢。将米炒到香气四溢,和碾碎的花生米一起冲入牦牛奶,就是油茶了。而且老板娘说这叫“永胜油茶”,永胜是这里的一个县的名字。据说西藏的油茶是用牦牛油冲茶叶和盐,和这里的就完全不同了。(后来听老Ding指导员和连长说故事,他们当地人为了脱牦牛奶脂,用洗衣机绞的。)
老Ding陆续说着些他读的书、小说,也一起聊些人和事。他说了一句他的心得: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觉得这句话真是实用,放之四海皆准,不管遇到什么怪人怪事,总能用“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来解释嘛。不管是否有意轻描淡写,聊天总是能发现一个人的价值观的,我由此也感叹:解放军不光有文学青年,还有愤青呢。
挨到11:30,ZM坐的大巴进站了,只见车门刚开启,背着大包的ZM就像弹簧一样第一个从车里跳了下来,笑声朗朗,活力四射,看出对三人的会合充满期待,此刻理想成真,明天要开始虎跳峡的徒步,怎不令她神清气爽?
吃是我和ZM每到一处的不能或缺的节目,尽管已近12点,我们还是来到一个排挡,点了一份当地特色--带皮黑山羊小火锅。小火锅其实是用罐子乘的,底下也用火加热,一个推车被放在桌子边上,车上放了很多可以涮着吃的材料,另外算钱。我没有吃过带皮的羊肉,总算见识了一个回,羊肉的味道相当的膻,这种膻味带着土腥气,和小尾羊的味道截然不同。如果把小尾羊的味道比喻成娃娃身体的奶味,这个黑山羊的味道就是成人身体的汗味......
回到宾馆又很晚,洗涑完毕,只等第二天的虎跳峡徒步---此次云南之行的重点!
月出玉龙瑞云升
9月14日清早,和ZM商量了一翻,改变徒步之后去大理的计划,9月16日去元阳看哈尼梯田。于是退了房,老Ding打电话请他的连长帮我们买15号晚上由丽江去昆明的火车卧铺票,再由昆明乘车去元阳。
启程上路,坐上长途汽车由丽江出发去徒步的起点丽江虎跳镇。70多公里的路用了3个多小时颠簸。10:40我们到了徒步的起点--一个叫做桥头的地方。虎跳峡是由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相夹形成的峡谷,金沙江就在就顺着峡谷全长20公里。全段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我们的徒步由江边开始,沿哈巴雪山山脊上的山路逐渐向上,到达徒步路的最高处上虎跳,在这里的一处悬崖上可以俯瞰上虎跳峡,由于距离悬崖里谷底很远,虎跳石看上去成了小点点,此处的虎跳峡是大部分游客乘车沿江边的公里可以到达,而后留影照相的地方。而在悬崖上俯视,气势自是不同,对岸的玉龙雪山巍峨,冷峻,云雾缭绕,而玉龙和哈巴雪山两山夹一江的壮丽不到如此的高度是看不到的。
这处悬崖,从山体突出,临到峡谷上空,下有万丈深渊,对面有巍峨玉龙雪山,前后都是两山夹一江的壮丽,此时正是烈日当空,空谷寂静,我们不忍离去,在不到3个平米且乱石夹挤的地方,各自找到一个缝隙容身,或坐或躺,就当自身和这些山石一样,是这个大自然的一个分子,和身边的山、云、冰川,草木没有区别,没有“我”的概念。只是一个个分子组成的物质而已。我们“石化”了很久,终于有三个外国驴友来到通往我们栖息的悬崖,我招呼另外两人起来,把这个绝佳的地方让给三个海外驴友。顺便和他们聊了一会。驴和驴都心有灵犀的,因为热爱自然,喜欢旅行的人对人生和自然的认识自然有共鸣之处。所有世俗的戒备,试探在这种场合全然没有。他们三个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是在此碰上的,临别衷心地和他们说“Haveaniceday.”。(第二天在中虎跳碰上了其中的一位,他又成了一人独行了。和他聊了一会,告别时他回赠了我一句:haveaniceday.)
我们路途中,曾遇到一个衣衫破旧,看上去精神不太正常的山里人在我们头顶的一个山洞里,冲我们喊叫,搞不懂她什么意思。就走过去,未作搭理。
走完上虎跳,已经下午7点多了。见路的下方有一户人家,我们冲这户人家喊话,从屋里出来了一个年青人,我们问他继续前进的路怎么走,哪里有客栈。他很热情地回答了我们,据他说我们已经走了30多公里了。老Ding继而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你家吃饭可以吗?他年青人爽快的答应了,我们很激动,连忙从路上岔道到他家,他家建在山坡上,占地很大,正房三开间,面朝着玉龙雪山,房前是20多平方的平地,相当于院子,没有围墙而已。平地的前方是猪圈和牛圈,此时黄昏,女主人正在喂猪。正房的两侧各有两处厢房。我们来到他家的门口,他家的狗狂吠不已,可是尾巴在不停地摇,它应该是因为来了生人兴奋,而不是在执行警戒。年青人的父亲拿出很多仙人果(仙人掌结的果子),热情地剥给我们吃,转瞬又去到屋后的梨树上摘了很多梨子,堆到我们面前。之后就在厨房里煮饭了。我们坐在这家门前,突然看到曾经在路上见到的那个神经不太正常的人就坐厢房门口的地上,望着我们快乐地笑,她也喜欢家里来客人吧?那我们在途中,她向我们喊叫其实对我们友好的,她当时是表达她的高兴吧,毕竟住在深山里,见到人的几率也不高。我和ZM、老Ding说话时,不小心将帽子掉到地上,她立刻飞奔过来,从地上捡起帽子交给我,令我非常感动。记起《读者》上说的:我们现在连对大事感动的能力都丧失了,其实为身边的小事感动,才是人生大事。这些神智看上去不太正常的人,他们的世界比我们的可能更纯净,更瑰丽。这群人被称为来自外星的人,她们的世界和我们只有不同,没有优劣。
看着已经被夕阳涂抹成金黄色的玉龙雪山,不由想起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吃过饭,我们要付钱给这家人,他们坚决不收,我们坚持要给,似乎这样会心安。其实人家同意我们吃饭是出自真诚,倒是我们这些俗人以为钱可以买来心安。
经年青人的指点,我们从他家出来之后,再沿山路向上,走了近20分钟抵达一家客栈--halfway.(后来明白过来,徒步路线上的客栈名字是英文的就是涉外的。)
这家客栈很不错的,中间是个院子,种了些花草,把院子打扮很有生机。四周都是客房,朝着玉龙雪山这面的房顶上有个大大的露台,在这里可以欣赏玉龙雪山。只有公共的几间浴室,和一个公共的厕所,都很干净,洗澡水很热,冲个澡非常解乏。
天黑尽了,小院里的喧嚣归于平静。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各归各房睡去。我嚷着要他们俩陪我看星星,于是三人从客栈出来,走了段路,也没找到合适的地点,也不敢走太远,怕迷路。此时月亮还未升起,天空稀稀疏疏的几颗星星,有些扫兴。
遂又回到客栈里,此时月亮已经东升,虽然还未高出正南面的玉龙雪山,但是月光已经将天空照亮。老Ding从院子里找到一条长条凳子,搬到客栈外的山坡上,我们三人并排坐在凳子上,身上裹着毯子抵挡夜里的寒气,看着月亮从东方慢慢爬高,月光把我们的周遭照得明亮,草木,身后客栈的房屋,天上的云彩都清晰可见。想起苏东坡的诗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就是此时此景。
对此良辰美景,睡意全无。抬头看着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间穿行,决定一起唱关于月亮的歌。第一首不约而同想到了,王菲唱的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我高中时特别喜欢,记得很清楚,所以这首歌我们从头唱到尾,一句没落。我轻轻地唱,他们轻轻地和,在静谧的夜晚,歌声低婉,轻柔。似诉说心曲,又无从说起……
在我们低吟浅唱之际,月亮终于爬上玉龙雪山之巅,皓月当空,人生几何......
人生是一场旅行,很多人以自己的下一站为目标而狂奔,于我则直接看到旅行的终点,我们都是“匆匆过客终成归人”。正因为看到的是终点,所以才要放慢速度,让旅途变得漫长些,且行且吟,不想错过沿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