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着诗意入眠
读余明然老师《芗草青青》——文/陈凌(博名残枫)
(2010年6月5日深夜无眠,深读明然先生《芗草青青》,感慨颇多,怎奈心中无墨,写不出半点得意字句,只得随性而书,涂鸦几句,是以记之,自得其乐。)
深夜一点半左右,我坐在书桌旁,深深地吸一口气,窗外,霓虹那暗红色的光悄然地流落在阳台上,窗前的每一寸地板上,甚是可爱,呱呱的几声蛙鸣叫醒了夏夜的梦。散落一地的时间霎时在我的脑海中凝固,书香还在鼻间萦绕,蚊子的舞蹈曼妙优美,诗意穿透我的灵魂,我再也没有了睡意。于是,我再呼吸口气,喝一口水,坐在深夜里,倾听时光的心跳声。
前段时间的一个周末,明然老师打电话告诉我说要到南昌来开会,便表示给我带来一本《芗草青青》来,于是,愿望达成,蒙老师的抬爱,见了老师一面,还获得老师的所赠之书。但这些日子以来,因为时间的繁忙,我始终把《芗草青青》置于书桌上,说来倒有些惭愧,直到昨晚九点半左右,我才下定决心要把老师的这本书认真地读上一读,不读倒也罢了,等到我一页一页读得入神,到最后竟然翻已无页,原来,我已将老师的这本书读完,看看时间,已是深夜一点多了。原来,诗意竟然可以让自己忘却时间的流失,我沉默了。
我向来对素雅淡真的诗文有所偏好,瞧不惯那些华美的字句。这或许是自己一直以来的习惯。这得益于自小生活在农村,听惯了田埂上的虫鸣蛙叫,看惯了乡间的一枝一草,心上久了老牛在乡间行走的夕阳晚景。当我行走在它乡异地的城市时,慢慢地不习惯起来。于是,偏好上了在文字中寻找一切淡淡的诗意生活,当年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笔下那父亲的背影时,竟已感动得泪流满面,读荷塘之下的月色也是醉得如痴如梦,后来又喜欢上三毛那种淡美伤感的笔调,把生活所有的零零碎碎付诸笔谈,把行走的足迹落在我这个多少无眠之夜人的心中。后来,我习惯了记录自己的文字,倒也学到了不少。
我曾在自己的文字中谈到读老师文字的感受,说他文字素美、淡雅,带有浓浓的乡情,是一个历经生活磨砺后的生活者对往事的诗意挂牵。如今,当我捧着《芗草青青》,浓郁的芗草气息扑面而来,淡淡的书香更是不必说,几株芗草,记挂了往事幕幕,生活重重。在先生栖放的灵魂小屋里,我唯有再次感动,提笔之际,虽叹自己无力,倒也不愿弃了自己心中的澎湃,索性就记在了这里。
《芗草青青》,其第一部分为“屐痕履印”,多是老师行走之笔,淡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境。周国平先生曾说:“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从这里来言,明然确实是个旅人,他借文字寄托情怀,自娱自乐,这份情怀,绝对是他独一无二的。“园堤筑好了,便得在堤坝上栽上些刺儿篱笆什么的拦截猪狗什么的,省得遭它们践害。因此,我便在下班途中,自行车上带一把铁楸,于途中看到野地里有棵刺儿树便挖起带回家种在园堤。”(明然《菜园》),这是一份惬意的情怀啊,这里,明然先生表现出一种儿时的童真,如若不是见过明然老师,我是决意不会想到这是从一个将近五十的前辈的笔下流露出来的。他生活的身边,到处是浓浓的诗意,或者说他是一个善于发现诗意的人,在日益喧嚣的城市中,一份宁静成了少数人的财富,这样的财富,是要一个人用心去挣的。读着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我可以在黑夜里看见先生独坐窗台下吟思托笔。第二部分为“道出无心”,是明然先生对生活的滴滴感悟,处世为人,皆从字里行间中看出。如果说第一部分是见证景里诗意,那么这一部分就是生活中的诗意,对一切生活的感悟。“我想,一个人如果能经常性地审视自己、慎思自己,而不去一味地求全责备他人,对自己是很有裨益的。”(明然《回眸,我的二零零八》)。接下来的两部分分别为“闲云淡影”、“花海撷英”。一为交朋结友,有怀念已故的友朋,也有自己平时的点点感受,付诸于笔,方见一个有心人;另一就是老师写的诗歌,在《伤痛的清明》中她这样写道:“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控制自己/清明清明/眼前一片模糊/隐约看见母亲佝偻身影/听见父亲的匆忙步履”这里,明然作为父母的儿子,在清明之际,也只能靠文字寄托思念,一颗为子之心跃然于我的眼前。后一部分是朋友对明然的评价,这里,在他朋友的文字行间中,我看出明突然老师确实是一个淡雅真诚之人,平时的交朋为人坦荡无私,这我也是深有体会的,要不他怎么会对我这个毛头小孩那么多的指导和关怀呢?
这本《芗草青青》,总体是感觉是带给我满纸的故乡之思,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瓣,一人一事……在我脑海里凸显得分外真实,我不得不说,我想自己的家乡了。当然,我个人觉得,老师的一些文字未能达意,有的地方确实不够简练,这或许是因为与明然老师的创作经历有关吧,但无论如何,老师的文字是诗意的,也是能走在明天的,这是老师的决心,也是我的期盼。正如他在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鉴于我接触文学的时日尚浅,于个中滋味未能尝够。心里也早已知道这并不是一条很好走的路,前面会有许许多多的荆棘、沟坎、险峰和危岩在等着去清除、跨越、攀登。”我对老师是充满自信和敬畏的。
我是一个执着于淡真文字的追求者,喜欢在深夜涂抹属于自己的文字,或许因为追求文字的孤独,我也时常失眠,失眠得束手无策,但我还是喜欢淡,喜欢真,喜欢用诗意的文字洗涤自己时而烦躁的内心,喜欢在文字间寻求一种少有的宁静,当我在脑海中重滤完《芗草青青》的感受时,时间已到深夜三点多,我始终不想睡去,为诗意,为自己的孤寂,我把这本书放在枕边,原本想做一个梦,梦回诗意中的故乡,只可惜,天已渐渐明了,一丝丝白色的光亮穿透了窗户,照在我的床被上,我揽住一把夏日的苍凉,醉回了时间的轮回中。
天真的明了,我的眼眶有点通红,这一夜失眠的结果。我索性爬起来,坐在书桌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白天睡去。但回想起来,无论什么时候,我还是得坚守自己心中的淡和真,用自己的坚持涂抹一段文字的路途。我想,这是自己唯一的点点鸡肋,我是不会弃之不顾的,因为,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枕着诗意入睡,安安静静。
是的,我有这样的一个愿望,我得加快步子,一步一步,踏出去。
2010-6-5深夜腹稿,2010-6-6凌晨之于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