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与启程――(大学毕业前的一篇旧作)
昨天是栓在窗外鸟翼上的鸽哨,纵已滑向天际,却留下淡淡的飘痕,只要有一天,肯用心去找寻,定能寻回那枚翩飞的落羽,在最柔软的心田投下层层涟漪……
——题记
(一)咫尺,然后天涯
四月的夜晚,清凉静谧。四月的心情,如春微醉。和叶妹坐在操场的石阶上吹风、看天、嘻笑,细数即将远去的咫尺。
身旁的叶妹,笑声依然单纯可爱,可有时我却会莫名的觉得,我们都变了很多。只是分不清这种感觉中的“变”,变在外表,抑或变在内心。也分不清这种变与我们是有幸还是悲哀。我把这种时而有的感觉平静的诉与她,问她有无此感。她说没有。但从她突然黯然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出她内心倏然而起的波澜。
变与不变,都无过错。有些东西,变了未必不好;有些东西不变最好。在变与不变的分路口,全凭我们如何取舍,如何抉择。我和叶妹之间,变了,抑或没变,我想各自心中自有定论。即使面对面的时候无法说的清楚。
变与不变之间,我们已经走了很远。究竟有多远,或许只有等到彼此的身影消失在转角的路口的那一刻才能丈量吧。
生命的过往中,我们似乎都要无可逃遁的去接受一个模式,那就是:天涯——咫尺——天涯。本来来到这个世界的起初我们都是形单影只,踽踽独行的。每个人都流浪在自己一个人的天涯里,谁都不是谁都谁,谁都不知谁会遇到谁。这种最原始的孤独或许不叫孤独,抑或甚至连孤单都算不上。只能叫行走之本色吧。可是这样形单影只的好景不长,我们一路发现了很多和我们一样形单影只的人。有的人比我们走的匆忙,擦肩而过了,我们谓之“错过”,有的人比我们走的缓慢,一直都不能谋面,我们谓之“无缘”,有的人和我们似乎步调一致,一起走着,我们美其名曰“邂逅”、“相遇”。邂逅的路口又是一个抉择的路口,有的人至此咫尺,一生咫尺;有些人至此咫尺,然后天涯。
听到叶妹俏皮的笑声,才发现片刻之间,神思却已久远,不觉黯然自笑。有凉风袭来,方觉衣衫单薄,遂和叶妹各自回宿。校园小道上微弱的灯光映出我和叶妹的影子,却分不清,是咫尺,还是天涯。
(二)告别,亦是启程
春日下午的阳光暖洋洋的,给人一种慵懒的幸福。散漫的走在校园的小道,开了的花,绿了的草、吐丫的树、一切春意昂然。就连头顶的天也格外配合的蓝。突然觉得,这座校园美的如此让人心碎。
或许,是快要离开的缘故;亦或许,是我之前未曾真正留心这一直存在的美吧。
两年的光阴如梭似箭,两年的记忆斑斑驳驳。与母校邂逅在“紫香槐”飘香的季节,与母校告别,亦如此。唯一不同的是,来时带着憧憬,走时带着记忆。
告别在所难免,留恋人之常情。只是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微笑,很多鼓舞令人难忘。而我,面对难忘,常常不由自主的伤感。
记得去年,文学社的学姐们离开的时候,我因有事不在学校。当我来时,她们已然离去。为此,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伤感深深。甚至有时会莫名的难过和悲哀。因为,我会有时突然觉得,倘大的校园,我是那么孤独。学姐们在时,有什么心事,会被她们立即“看破”。虽然我平常不喜欢被人“看破”。但在她们面前,我宁愿被“看破”。因为我会觉得,至少有人了解我心。或许,除了我,很多人都是希望被人“了解”的,只是,世间知音难得,也只好佯装“深刻”罢了。古人不也因“未知何处有知音”而“常为此情留此恨”吗?
只是当时在她们的了解与关怀下觉得很快乐,却未曾发觉过她们温暖的微笑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迹。在这些身为学长的日子里,由我及人,才渐感惭愧。或许,我对我的学弟学妹们的了解远不及学姐对我的了解。但我却时常为学弟学妹们不了解我而生出些许怨怼。如今换位思考,顿觉汗颜。为我当初没有很多的了解学姐,也为我曾那么苛求学弟学妹们的了解。
再过两月,就要告别母校。告别恩师,告别同学、告别同一宿舍的兄弟、告别即将成为他人学长学姐的学弟学妹、告别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每一段开始,都唯一例外的伴有一个终结。我感谢每一个开始,也接受每一段终结。但我希望每一段路都不要留下须臾的遗憾。
告别,亦是启程。
人之一生,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得行走。走完一程又一程,直到生命的终点。或许一开始,我们都以为人生来是为了某一使命,可最后我们都得承认,人生来就是为了走路。只不过有人一路匆匆,凄苦了整个旅程,有人一路流连,诗意了整个人生。
至此告别,至此启程。我不知道我要走向哪里,我也不知又有哪一处风景会令我留恋,我更不知,我又会邂逅哪一个同样看风景的人。但我已懂得了拥有的不易,珍惜的可贵,缘分的不可强求。我会一路快乐邂逅,一路珍惜拥有,一路云淡风轻。只求他年后,回首里没有悔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