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动物的善良遭厄运

动物的善良遭厄运

2013-10-24 01:43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43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地球上的生物数以亿万计,按自然规律组成生物链,生生息息。由于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动物的驯良和凶猛差异很大,皆生活使然,无所谓善与恶,只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理解视为“善良”或“凶猛”。人类不愧为“高等动物”,在对付动物上有的是办法,不是有人说,“再狡猾的野兽也斗不过好猎手”么,特别是那些“善良”的动物,更是人们的“瓮中之鳖”,如若不信,请看事实。

据说,一百多年以前,人们在亚马孙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电锯的轰鸣声吓跑了所有的动物,惟独一种叫“树虎”的动物没有逃离。据说,树虎胆小,又非常怕人,工人们感到奇怪,树虎为什么不逃走呢?

于是伐木工人就去问动物学家桑普。桑普说:“树林里一定有一只树虎被树胶粘在了树上,所以其他的树虎才不走。”桑普的话使工人们十分吃惊,大家仔细搜寻,果然发现树干上有一只树虎。据桑普说:1千只树虎里,总会有一只树虎被树胶粘住,从此不能动弹。但是,这只一动不动的树虎仍然能够活很多年,因为周围的树虎会轮番地到这里来喂它。伐木工人听了桑普的话,被深深感动了,他们就把整棵树移到森林的深处。于是,所有的树虎也都跟着迁移了。

由于树虎的毛皮非常贵重,所以当猎人得知树虎的这一生活习性时,他们先将一只树虎用胶粘在树上,其他树虎便相继跟来,寻食喂养这只不能动弹的树虎。树虎的善良使它们纷纷落入猎人的圈套,结果,树虎被贪婪的猎人一网打尽。多少年后,亚马孙河两岸森林里的树虎灭绝了。

东北虎虽然凶猛,但不贪婪,饱食后决不再去袭击人。东北虎的这一习性被人掌握后,猎人在捕杀东北虎之前,先在捕杀范围内投放牲畜,使其吃饱然后再去猎捕,导致东北虎几乎绝迹。

还有,大马哈鱼是回到出生地产卵,这一习性被人类掌握后,人们在产卵的时间进行捕杀,造成了大马哈鱼灭亡。

利用动物的善良和习性来捕杀动物的闹剧,如今在文明世界里仍然到处上演。与动物的善良相比,人类是何等的残忍啊!

动物的善良与无私奉献精神,让人们感动;而人类对动物的残忍却让人类自己感到胆寒。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许多动物之所以如此善良,如此献身,正是它们繁殖后代的需要。这种善良与献身,是它们能够代代相传,永远生存下去的基础。世上没有任何天敌能够战胜动物的这种善良,只有人类正在干着灭绝善良的蠢事。

世界上的许多珍稀动物,都是在善良的奉献中被人类利用,被人类捕杀的。所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要成天口念“阿弥陀佛”,或喋喋不休地争论杀生还是不杀死的问题,而是对动物,尤其是对野生动物手下留情,不要利用它们的善良,干那些丧尽天良的蠢事。

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人是这样,对动物也该理应如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害人如害己,大自然及动物是会报复的,如不悬崖勒马,到头来人类自己害自己,后悔莫及呀!

相关文章关键词

《动物的善良遭厄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