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国庆假期---近距离接触油田人
百合编辑语:选择音乐时,竟想到了这些年轻人休息时喜欢唱的:《说句心里话.》感觉特适合英雄的油田人...
摄影:冰心玉洁(玫瑰园园主)
十月四号下午,国庆节假期之际,受玫瑰园姐妹们的委托,去看望一个不惑之年,舍弃温馨家园,重新改写人生的我们玫瑰园园主,即她所打工的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的40451钻井公司。
踏着泥泞的小路,在导航和园主同学电话的指引下,40公历的路程,竟历经1个小时左右,才来到目的地。没有想象中的宽阔大道,没有想象中的高楼大厦,没有想象中娱乐的场所,没有市区的繁华。除了机器的轰鸣,和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只有高高耸立在空中的井架,和高高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让我才知道了这就是园主所在的40451公司。
这是该队在泥泞中的生产区,和在艰苦环境中作业的,坚强的油田干部职工们
园主向我们讲述了她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每一个见闻都让我吃惊。因为
我还从没见过,在当今这个社会里,还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默默奉献着他们青春的英雄们。
他们冒严寒顶酷暑,不分昼夜的用生命和汗水,为我们的幸福生活,默默的奉献着。在这人迹罕至,工作异常艰苦.危险.露天的环境下,忍受着单调枯燥的生活,从事着繁重的勘探工作,为祖国的石油事业默默奉献着。“用凝心聚力,打造中国石油工程铁军;励精图治,创建国际知名钻井公司”
在这里百合有幸见到了他们的领导-----一个从中原转战四川,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东北.内蒙.外蒙等.还先后出国。在钻井一线奋斗了20年,刚满38岁的平台经理王洪伟。
这个高大清瘦精练,头戴安全帽,身着一身油污和满脸汗水的领导,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没有西装革履,没有一丝我们地方上,领导人的高傲和威严,这分明就是一个一线职工。
听在场的员工和李书记给百合讲:王经理从不在自己办公室办公,前线就是他的办公现场。他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来都是有难冲在第一位,有险也是冲在最前方。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足迹。
在他简易的小板房办公室内,他给我们讲述了油田人的辛酸和骄傲:我们油田所有的大队居住地,都是临时搭建的,打一口井,浅的7到8天,深的20天左右。井架搬到哪,那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能在濮阳家乡打井,就够幸运的了。因为我们有好多兄弟在新疆,在南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在国外。可以说3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家人,所以说做油田人的家属,都是最苦的.也是最坚强.付出最多的。除下聚少离多,还要承担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有的父母去世,做儿子的都不能见上最后一面...........。但每成功打好一口井,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都会激动的想:我骄傲,我成功,因为我是油田人!
当我问他,油田工作条件这么艰苦,后悔不后悔做油田人时,他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我父母都是油田人,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从小就教会了我坚强。我的家乡是咱们河南的平顶山,从小父亲就告诉我,河南人在外地受到很多人格的歧视,所以更激发我要为河南人争光。他说:我在油田开大车的时候,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只要招手搭车,我从不拒绝。不管做什么好事,别人一问我是哪的人,我都骄傲的说:我是河南的中原油田人!
他讲起了他们公司筹建于2011年5月底,大部分人员都是从其他井队,临时抽调过来,或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7月份利用一天的时间,才临时搬到了这里。居住条件特别差,在连续下雨的日子里,他们居住的小板房,被水侵泡得几乎就要倒塌
多亏了党支部李书记(戴头盔的),带领管理员,冒雨用铁链固定住了几乎倒塌的小屋
在这里没有领导和职工之分,没有科室之分。每人都是战斗在第一线。作为队长的他即是领队,又是排险.处理复杂事故的技术员,安全监察和监督员。闲暇之余,他的搭档李书记还和职工进行交谈,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中秋节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欢聚在这小板房里,恭贺佳节。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王经理和李书记即是兄长,又是家人。给刚毕业,第一次远离千里之外家乡的学生们,以精神安慰和家的感受。把温暖通过点点滴滴送到这些年轻职工的心坎里。
为了培养新人,他们对新进职工都是一对一的帮扶和培训。24小时后,就有师傅带领,进入自己的岗位。一年后就会成
为井队的骨干,被调到其他井队,为油田输送了健康的新鲜血液。
亲密师徒俩
王经理在谈到安全问题动情的说:油田属于高危工种,所以我们总是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因为血的教训,实在是触目惊心......。
前几天勘探局,组织进行了一次:内部贫困职工的救助和爱心大捐献活动。这次捐献的贫困户中,有一位是丈夫献身于处理井下复杂事故中,妻子艰难一人把儿子养大,又成了油田人。儿子却又在一次事故中,被砸断了双腿。
听说要捐赠,职工们都积极参加。他们顾不上,下班后洗澡和换洗衣服,就匆匆跑到捐赠现场。按说国旗是不让签名留言的,但见过太多的留血和牺牲事件,从外蒙到海外,我都让每个捐赠者在国旗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至今我已经收藏了好几面签字的国旗,而国旗里面签字的个别兄弟的鲜血,早已洒在井下的事故现场。在我珍藏的国旗里,有英雄们的鲜血和签名。这些带着带着签字的国旗,有油田英雄们对祖国.对家乡.同事和亲人的爱。王队长看着手中珍藏的几幅签字国旗,这个钢铁男人的眼眶湿润了.......
在谈到油田和地方人的关系时,王经理说:我们油田每年给濮阳的贡献是10几个亿,长期以来我们好期待地方对我们多一份理解和支持。不过现在政策对我们的确好多了,为了给油田的生产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濮阳市委明文规定:各职能部门不准到油田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对于油田需要地方协助办的事,不准卡、拖、推,能立即办的要立即办,办起来有困难的要想办法尽快办好。油田在物探、打井、铺设地下管线征用土地时,有关部门派人提前介入,及时办好了各种手续,为油田施工赢得了时间。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以打击窃油、窃气、窃电、窃建设物资等“四窃”犯罪活动为重点的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处了一批犯罪分子。与此同时,油区各乡(镇)村都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群防群治治安管理责任制。所以我们总部不搬家了,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百合和在场的同伴们开怀大笑。
告别王经理后,园主又带我们来到该公司职工,唯一能游玩的“绿水草地”旁。
这片绿草和树林,就是这些年轻人唯一休闲娱乐的乐园了。在和他们同龄的孩子们,正享受着母亲的美味佳肴,享受着和恋人甜蜜的花前月下的时候,而这些孩子们却带着梦想,带着志愿,来到了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电闪雷鸣,不管是暴风骤雨,还是冰天雪地,他们都在这露天井架上工作着,默默的奉献着。特别是9月份至今,一直阴雨绵绵,他们冒着雨水,昼夜奋战。他们有的是毕业于北京石油大学的本科生,有的是研究生等。有的才21岁,有的25岁,平均年龄23岁左右。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没有篮球场.健身房.练歌房.更没有年轻人离不开的电脑等。在这种艰辛和孤独中,他们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得不让百合动容。
他们在这里大声歌唱者: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有老妈妈,已经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
我也有爱,在梦里始终梦到,梦到我的家.......。
我们玫瑰园,成立于2009年,是有20多位在岗女人,利用周末和假期,聚在一起,进行TV.舞蹈.文章交流.摄影等。我们园主多才多艺,,编辑和教会了姐妹们很多优美舞蹈。她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细心呵护她在供电局任职的好老公,一个如女儿般在医院工作的好儿媳,和一个在供电局上班的孝顺的好儿子。刚刚退养下来的她,一次偶然机会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帮孩子们,她的心就被深深的撞击和感动着,没想到她竟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和另一位同龄人,来这里为这支知识化,年轻化的优秀队伍,来后勤打工.。
和姐妹们在KTV遍唱编舞
这是日常生活中的她,给姐妹们排练舞蹈和纠正动作,每一个舞姿她都精益求精
她说: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们,下班后站在河边呆呆发愣,她就知道孩子们是想家了。她用她母亲般的微笑,给孩子们问寒问暖,给孩子们洗衣服等。而她自己则像铁娘子一样,用拿笔和创造舞蹈的双手,即跳出优美舞姿的双腿和双脚,在这里拿起了铁锹和扫把。中秋节,她用手机彩信给我发来照片,我转发到玫瑰园后,更是让姐妹们心疼不已。随照片她还赋诗一首:
秋风凉、夜苍黄、风吹沙雨两茫茫;中秋到、无月光、泥浆路、高平台、不分昼夜隆隆响,苦中找乐心飞扬;朋友心、情意长、虽说不见面、时时在心上;祝姐妹们幸福团圆永安康。
在这里她学会了坚强,没有了失眠,没有了更年期综合症。在这快孤独的土地,
她竟也能演绎出生命的精彩。
最后她告诉我:好想呼吁社会,让所有的人,都来关爱一下英雄的油田人:因为作为一个油田人,不但承受着不能与亲人团圆相守的孤单和痛苦,还要承受超体力的工作,和四季所带来的高温于严冬。好希望我们地方人,给他们一些温暖的爱。可是有些地方人做的真是很过分:比方说:地方人在玉米地里撒泡尿是贡献化肥,而油田人撒泡尿就成了污染环境,只要被发现,那可是要被罚一大笔钱的哦......
下午六点多了,不得不和园主说再见了。园主和我们每个人拥抱告别。祝福油田的勇士,祝福我们的园主,祝福这
个传奇的美丽的女人。但愿她能用她的伟大,能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参与到支援.关爱油田英雄的队伍当中来。
向战斗在第一线的所有油田职工致最崇高的敬意
这篇文章只是油田人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写,在北疆.在南疆.在外蒙.在海外,
还有无数个油田人在艰苦条件下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战斗着,奉献着。
让我们为他们默默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