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羽扇纶巾一成都(续)

羽扇纶巾一成都(续)

2013-10-23 20:47 作者:美意 阅读量:3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宽巷子,我们是为了体验一下成都人的休闲文化,点了两盏茶,在路边的凉棚下消磨了不少时间。被游人当成成都特色拍了N次照片。真想在桌上立个牌子--我们是游客。直到天色黑尽,我们才起身离开。转行至窄巷子,在巷子中间,遇到一个书屋,一边售书一边在所售的书籍上刻上两枚图章,一枚是篆书的“散花书屋”4个字,另一枚是一把竹椅的图案,而这个竹椅呢是由上面一个宽字下面一个窄字构成的,觉得构思真是巧妙。立时买了两本书,《成都掌故》和《少城往事》,欢天喜地地让人家盖了两枚章。

不觉又到了酒店都打烊的时间,因为头天晚上的火锅实在是太好吃,决定再吃一次。还是在琴台路,有一家叫武陵源(名字我也喜欢)的,有迷你小火锅,于是就选了这家。等到锅底都端上来,被告知没有醋了。一如平常的“懦弱”,我只在心里百般遗憾。可是同伴ZM却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她义正严词道:吃火锅没醋怎么可以?你到后堂去看看,肯定有醋。没有你们就出去买。看着她一点退让的意思都没有,服务员退下了,过了一会儿,果真拿了一瓶醋上来。我对ZM那个佩服啊。虽然看她对服务员那个凶劲,心里对服务员充满同情,但是问题是她解决的,如果不是她坚持,那这顿火锅还有什么美味可言?所以也总结出一点:如果要让自己舒服,就不能太照顾别人的感受。又想起以往一位老板的LP说的:人在外面办事,有时就得装装疯。像我这样架都不敢吵的,只能委屈了自己。和ZM算得上好的搭档,需要开山劈路的,她上,需要诗词歌赋的,我来。

在成都的第三日,我们没有找旅行社。起个大早,直奔青羊宫,原来离我们的酒店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们是一开门就迎来的第一批人,除了我们是游客,绝大部分是来添香油,磕头的香客。信奉宗教的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佛祖或天尊面前表现出来的虔诚。在青羊宫的殿里有出售的字画,在我们本地是不多见的。很多跟八卦和易经有关,感叹我们自己的文化在这块土地上被很好的传承,可能是因为成都的文化已经自成一个体系,正因为这个体系自身的强大才不会轻易被侵蚀和取代。我们是在道家、佛家、儒家文化的浸淫下长大的,这些文化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而然我们现今生活的环境里,这些文化的载体如此稀疏,所以来到成都这个地方才会喜不自禁,心灵回归了精神的家。

离开青羊宫,坐公交车去了杜蒲草堂。草庐还在,不过是后世再建的,虽然结构简陋,但是卧室,书房,客厅一应俱全,书房有窗,窗外即见春色。《春夜喜雨》我还是挺喜欢的,尤其是后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来坐出租车,看到一个大幅房产广告,小区名就叫锦官城,是来自:花重锦官城吗?权当是吧。在这个地方,不是来自这首诗就不对了。)在草堂里,出售一些当地的画家的字画,有一幅水墨荷花,出淤泥而不然,很是喜欢,但是价格不菲,只能作罢。选了梅兰竹菊四幅小品,美院学生的作品,价格可以承受,可以挂在餐厅和室内的走道处。在一大堆折扇里,挑了一把一面写着兰亭序的(冯承素摹的那个版本)。

最后一站是武侯祠,因为没有导游,路线全乱了,好在买了一本书,专门罗列了武侯祠的所有对联,匾额。于是针对这些对联,一一寻找它的出处,总算把所有的景点都找到了。三国的故事,我是幼时听袁阔成的评书而熟知的。小时候和弟弟喜欢比赛数三国人物的字:曹操曹孟德,刘备刘玄德,孙权孙仲谋。直到现在还能说出一串来。那时候一家人围着收音机,每一天必听一集,津津有味。在武侯祠里有很多三国故事发生地的照片,一幅幅浏览过,心里有些感慨。还有一面墙上刻着岳飞草书出师表。身为武穆将军,诗词却能集豪放(满江红)与婉约(小重山)于一身,得益于宋朝那个文官治世,文化昌盛的朝代吧。岳飞是我钦佩的将军,在他的眼中只有国家利益,不见帝王心思。明知道这样会是怎样的结局,然抱定初衷不改,这才是舍生成仁!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相关文章关键词

《羽扇纶巾一成都(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