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为何同冬妮亚分手
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们知道,这部闻名世界的红色经典,有两处十分精彩感人的地方:一是骑兵战士保尔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后,他躺在医院的病榻上顽强的坚持写作;这第二呢?就是保尔同冬妮亚的爱情故事了。
话说少年的保尔同富家少女冬妮亚,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之间产生纯洁而热烈的恋情,应该是水道渠成的事情。冬妮亚的甜美和纯真,深得保尔的喜欢和爱慕,由此后来的大英雄,才有了刻骨铭心的初恋。冬妮亚虽然是富家少女,但她并没有瞧不起工人阶级的穷小子保尔,而是十分真诚投入的喜欢上了这个英俊少年了。所以两人萌生恋情之初,就已经跨越了壁垒森严的阶级界限。就像童话里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一样,那般纯洁浪漫的爱情,实在令人羡慕啊!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爱情是没有阶级性,是没有贫富之分的,就像工人阶级的保尔,可以和资产阶级的富家小姐的谈情说爱,他们相爱的权力是不应该遭到人们的指责或怀疑的。
但后来在保尔身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结识了革命者朱赫来,并在朱赫来的影响下投身革命,成为一位勇敢的骑兵战士。这样,保尔和冬妮亚之间的恋情,就遭遇了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更多是来自觉悟了的保尔,他好象越来越看不惯富家小姐冬妮亚了,彼此之间好象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从这部小说里我们知道,冬妮亚对保尔的爱情并没有变,变的是柯察金·保尔。因为他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在工厂里打工的穷小子了,他已经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于是在保尔的心目中,革命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冲突。革命对他来说是一种神圣的信仰,而爱情却不是。如果从世俗的角度讲,资产阶级小姐冬妮亚渴望过上那种富足舒适的生活,让自己未来的丈夫有一份安稳优越的工作,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指责这个柔弱而美艳的女子。可要命的是,她爱上了不该爱上的男人,她爱上了是革命战士保尔,是革资产阶级命的保尔。由于各自生活的信仰和目标发生了严重的错位,这对两小无猜的恋人,最终无奈而痛苦的分手了。
保尔和冬妮亚摊牌时,两人之间有一段十分精彩的对话。从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分手给冬妮亚带来了真切的痛苦,给保尔带来的则是一种解脱。因为无论如何,革命都高于爱情。一个英勇无畏的骑兵战士,爱上一个资产阶段的富家小姐,那是一件多么羞耻和丢脸的事情!所以保尔只能选择放弃。他最终从青春欲情的泥潭中跳出来,从而成为一名坚强的毫不动摇的钢铁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实际上是通过两条线栩栩如生刻画出英雄保尔的形象的:一条线是保尔出生入死、驰骋疆场的战斗生活,另一条线就是保尔美好的青春恋情了。通过这两条线的交叉重叠,英雄保尔肉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浴火般的锤炼,从而使他成为令人仰慕的钢铁战士。这就是说,英雄保尔已经闯过了美人关,为了追求革命的信仰,他必须舍弃自己的爱情自己心爱的姑娘。我们可否这样说,保尔的完美或崇高,正是他同冬妮亚绝决分手才充分体现出来的。他们的分道扬镳,是因为他们从属于不同的两个阶级。正如后来身负重伤住在医院里的保尔,又找了一位同一战战壕里的女战友拍拖一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写作,很明显的彰显了爱情的阶级性,从而完成了对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高大形象的塑造。
这本书的艺术感染力强大而持久,它不但影响了我国几代人的心灵,甚至在欧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也一度畅销。虽然革命就意味着牺牲和付出,但我还是为保尔同冬妮亚的分手感到深深惋惜。尽管我认为爱情是没有阶级性的,甚至爱情是至上的,但我还是十分景仰保尔这一坚强的英雄形象。就像斐多芬那首诗写的那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作为顶天立地的老爷们,虽然可以儿女情长,但不能英雄气短。男儿生来就要深明大义,就要保家卫国,就要铁肩担正义,就要慷慨赴死!这是因为没有国家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个人的自由、欢乐和幸福就无从谈起。1570字
发表于《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