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阿拉是大老粗

阿拉是大老粗

2013-10-22 05:41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4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有人把没文化的人喊做“大老粗”,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墨水”,有文化的人就是肚子里有“墨水”。阿拉的命不太好,一出生就挨饿,一上学就停课,一毕业就下乡。从背上书包走进学校开始就天天尽搞所谓的革命大批判,还要学工、学农、学军。从小学、初中、高中做了九年半的学生,“十年寒窗”我还差半年。

说来搞笑,老师教授我最多的一点知识就是如何写批判稿。阿拉肚里“墨水”不多,虽然能看懂繁体字、文言文,也背过唐诗三百首,但我知道自己统共才有几斗几升,斗大的字不识几箩,阿拉是大老粗。尽管是个大老粗,可我又不喜欢打牌叉麻将,除了喝点小酒就爱写写文章,还乐此不疲呢!我没有成名成家的追求,也没有出人头地的念想,喝了酒划几笔纯粹就是为了自己高兴。

阿拉知道自己是大老粗,“大老粗”的缺点是没文化,但性子耿直、说话豪爽、讲究义气、够哥们意思,能够吃苦受累也不会斤斤计较,还有一身正义感。更没有老把那瓶“墨水”在肚子里逛荡来逛荡去以为了不起的那种“花花肠子”。给人留下的印象大致是豪迈热情不拘礼节。

不要小看大老粗,大老粗也能干大事,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成就了大事的大老粗很多,毛泽东一生多次谈到汉高祖刘邦,称赞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老粗出人物!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都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这位大老粗能取得天下,不会是偶然的。大老粗也有文化人不具备的优点,大老粗思想没有框框,没有书生气,不教条,敢想敢闯敢干;大老粗从实际出发,不讲面子,不摆架子,不求小利,不图虚荣。

古往今来,多少饱读诗书之人,日夜吟咏,拈断了无数根胡须也难得有半首一句流传后世。在我们这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优秀文学作品实在是太多了,要想写出能够流传千古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刘邦这个生性顽劣没怎么上过学的大老粗,竟然留下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诗歌作品《大风歌》,这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分!要知道清朝乾隆皇帝名下有四万多首诗,却很少有象刘邦那首《大风歌》一样感人。

公元前195年冬天,刘邦在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率军击破叛将黥布,命令其他将军继续追击,自己率部返回京城。路过家乡沛县,在沛宫大排筵宴,邀请父老乡亲出席。为使筵宴更加热闹,刘邦事先做了这首诗,并且选拔了120名家乡青年男子,教他们唱歌。酒酣耳热时分,刘邦亲自击筑,唱起了这首由他原创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领唱,120个青年男子合唱的《大风歌》,是刘邦踌躇满志、衣锦还乡的祝捷歌,真实地袒露了刘邦兴奋、欢乐、荣耀得意的思想情感。刘邦这个不爱读书之人,是字都不认得几个又没有文化的大老粗,禀性憨直,斯文不足、粗鲁有余,却留下了这首威风凛凛千古传诵的诗篇。真的很牛!

阿拉是大老粗,花间一壶酒,闲来数英雄论成败,也潇洒快活!流年如水的日子里,无数个午夜梦醒辰光,我都会静坐簇拥在一方屏前,听着歌曲,品着音乐,双手舞蹈键盘轻轻敲下若轻若重,仿似平淡又浅带伤感的文字。这些都是我行走在岁月里的足迹留印,也是我的人生中一道道靓丽风景。我就这样尽情地遨游在文字的海洋,去享受文字给我人生带来的温馨和幸福!寂寞的文字变成了生命深刻的足迹,每一个脚印都是一场诗情画意……

相关文章关键词

《阿拉是大老粗》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