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一跳成名”的死亡怪圈――评富士康11跳

“一跳成名”的死亡怪圈――评富士康11跳

2013-10-23 20:06 作者:涩味 阅读量:38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如果一个人的非正常死亡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么他便会“一死成名”。人活着早晚会死,知道自己一死成名的人,会觉得死的无所顾忌。死,对他来说还是一种成名的机遇。

跳楼!!?接连的跳楼坠亡,强势的媒体舆论,一波又一波,从一跳成名到二跳、三跳……十一跳,只要是在富士康跳楼、只要是在富士康坠亡,一跳成名的几率将会是100%。

跳楼,似乎成了富士康无法摆脱的怪圈,这样的怪圈,更是与一死成名的几率有着不争的内在联系。

如果是在富士康以外的任何地点跳楼,被媒体曝光的几率其实很小很小,更不会因为跳楼而“一跳成名”。这里有一点可以验证,远低于全国自杀率的富士康,为什么偏偏成了媒体曝光的焦点?那是因为富士康员工跳楼的新闻更有价值,更容易吸引眼球。

媒体报道的力量是强大的,有时侯可以化解矛盾,有时侯可以伸张正义,有时侯还能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有时侯也会矫枉过正,起到相反的助推作用。

这一点,也有很好的案例可以印证:在第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被广泛报道之后,这样的暴力活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成了具有潜在威胁者效仿的模式,虽然媒体报道没错,扬善除恶的出发点没错,但悲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这说明媒体报道让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让潜在犯罪的人以为,这样做就能起到轰动效应,达到报复社会的最大目的。

如果企业的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的关爱,如果压抑的忧伤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如果身处困境却看不到一点点希望,如果富士康不能解决这些困扰员工的烦恼,“11连跳”的悲剧就很难被终结。

但矛盾的激化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真正化解矛盾也非一日之功。老子说了,欲速则不达,中国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确实需要社会的关爱,媒体的重视,但前题是,这样的关爱和重视必须让他们产生回复信心的力量,否则,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一跳成名”的死亡怪圈――评富士康11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