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在驾校(四)

在驾校(四)

2013-10-27 00:32 作者:东驼子 阅读量:20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经过一天天的苦练,终于掌握基本要领了,也就不用再观摩别人的动作来提高自己了,于是时间一下子堕入漫长的空虚无聊之中。短暂的春天倏忽就到了尽头,大自然的炉火越烧越旺,初夏的暖阳日日升温,把空气曝晒成热风,把风中人熏陶成黝黑。杨树、柳树也在风中滋长,铺天盖地肆放白色的絮团,在每一个角落翻飞打旋。驾校大门口有两株叫不上名的矮树,在未长叶子之前先开了花,粉色的小花,凑成一簇一簇,遍布整个树冠。

大家需要找点事儿来填补无聊的等待时间。驾校里最流行的娱乐无疑是扑克牌,这项活动不限年龄、性别,只要有兴趣,要么参与其中,要么做观众,总能其乐无穷。二科的测试场地旁边有一间板房,里边有电脑和电力控制设备,练车的时间就开着门,出入自由,风雨无忧,于是这里常常成为众学员聚堆玩牌的最佳场所。除了板房里,玩牌的阵地还扩展到紧挨着板房的车棚下。车棚南北走向,和板房一起构成电车场地和测试场地的界线。车棚下放着学员们的交通工具,牌兴浓厚者呼朋唤友,以电动车或摩托车车座为桌,牌手或看客围成一圈,游戏就开始了。牌手得意须尽欢,不管输赢兴致不减;看客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只盼着有人退出好让自己顶个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我不擅玩牌,对什么斗地主、红五之类的名目一窍不通,所以看不了风景,只能做楼上的看风景人。在我眼里,风景的基调是快乐。各种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有的请假,有的牺牲闲暇,为了同一个目的来到这里,在数十天时间里,忍受老天的白眼和教练的黑脸,如果没有点快乐的因子,谁能坚持到底?即使真的没有,到了这里你也得学,学会苦中作乐,学会以有趣对抗无聊,或者是以一种无聊对抗另一种无聊。

无聊的不只是学员,教练也是一样。试想让你日复一日传授同样的动作,纠正一批又一批学员中一样的错误,瞪着眼看不同面孔的人相同的进步,就像盯着一棵小树苗发芽拔节抽枝出叶开花结果,如果不加入一点娱乐因素来转移注意力,那精神还不得崩溃?所以教练Z偶尔也会加入扑克战团,在另一块阵地上展示他的老辣。可惜有一次被驾校总队长巡视时逮个正着,我清楚地看到他尴尬地站起来,哈着腰站到场地边,脸上挂着小孩子犯错误被老师批时才有的惊惶和不安。

但是世间的快乐和大家追寻快乐的努力是不可能被禁绝的。据说数码时代有一种病叫手机依赖症,得了这种病的人最常见的病征就是手机不离手,捏它揉它点它划它,一刻不能让它闲着。所幸我没有得这种病,但是玩不了牌的我倒是可以把手机用作填补无聊时间的娱乐工具。于是我塞上耳塞,找一处阴凉,斜靠着墙,或者坐在砖头、马扎上,摇头晃脑去独享自己的音乐世界。听了两天,就想换点新鲜的,袁腾飞还没听完,可以继续。历史故事本身就别具趣味,加之见解独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袁老师的讲解,更能让人如沐春风。有时听到解颐之处,独自会心捧腹,旁若无人。如果跳出自己的皮囊来看自己,一定会觉得此人疯癫无常,非善类也。环顾四周,得手机依赖症的诸子,大约90后居多,挂着耳机线招摇过市的,我这样大叔年纪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我不以为我招摇,倒是嫌周围人太老。

听完了袁腾飞,又是一波无聊汹涌澎湃。长时间听手机,塞得我耳朵胀疼,听力不敏,于是改作看电子书,折磨眼睛。我选手机,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电池要耐久,二是音质不能太差,三是看电子书要方便。手机里的电子书就是用来填补空虚无聊时间的,比如在饭店等上菜,在会场等散会,在车站等上车,在驾校等推磨盘。如前所述,推磨盘尤其是件考验人耐心的事情,要想提高技术,只有耐心等待。十几个人轮一圈差不多要俩小时,如果来得早的话,一晌可以轮两圈,如果排名靠后,希望渺茫,又寄望于有些忙人推一圈就走人。总之练十几分钟要等三个小时,九成的时间都在等待中,没有迫切的上进心,绝受不了这份寂寞。可怜我自幼上进心十足,到现在仍然余绪未尽,所以我就在日头下苦熬第二次上车的机会,帮助我排遣寂寞的,就是电子书。手机里存了好几部书,多数是我喜欢的经典,《国画》属于少数,是一个朋友推荐的,说是可以借以了解现实。据说这本书现在已属于禁书之列,很难在书店里买到正版了。对于这种类型的作品,我不太喜欢,但我发现读这种书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一目十行,不必担心错过华章,很适合驾校看书的氛围,于是我就开始读《国画》。

在驾校里,读书的是另类,真正在等待的时间里拿本书看的,我只遇到两个,都是在校大学生。一个是女孩M,个头不高,貌不惊人,胖乎乎的,满脸青春痘,每天练车都带本书,不上车的时间就翻看,后来我好奇地看了一眼封面,原来是本会计考试教材,这么用功的人,一定前途无量。另一个是男生W,小我十岁,我当年读的大专前几年升了本科,他专升本考到那里学计算机,跟我算是校友。小伙子精力旺盛,大早起不吃饭先到驾校排队,一圈下来再骑着车到外边买几个烧饼来啃,然后骑车巡视驾校各个场地,他在近视镜上夹个墨镜,看着派头十足,让我想起周星驰。后来我也买了个可以夹在眼镜上的墨镜,看到的人却说我像个坏人。小伙子不去巡视的时候,偶尔会带本《青年文摘》来读,有一次我还看到他车篓里放着本青年成功心理学。

相关文章关键词

《在驾校(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