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青未了
泰山——古称岱山、昆仑山、又称岱宗。素有“五岳独尊,雄镇天下”之美誉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寄托之地。千百年来吸引了赫赫帝王盛典登封,历代名人竞相留迹,四海游客朝拜如云。今天我要随着古人的脚步,去寻觅《仙人留下的踪迹》领略泰山的神韵。
——题记
一、岱庙,一道回味隽永的心灵大餐
游览泰山,是我向往已久的胜景之一,早在十年前就许下了心愿,有机会一定去泰山。怀着对泰山的崇敬之心,于2009年7月26日和妹妹一同登上了开往泰山的1344次列车。一路上,脑海中不停地幻化着泰山的模样,翻阅着那些暗哑在心底的往事,想起了一些曾经最最放不下的片段……列车在经历近24小时的颠簸后,于次日晚十九点三十分抵达泰山站。出了站口,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默默的喊着,泰山阿,我来了!我终于有机会与你赴一场铭心刻骨的约会,拜谒你的雄伟与浩瀚了!天虽然下着小雨,但难掩我对泰山的神往,更难掩我澎湃起伏的心潮……七月二十八日早六点三十分我和三妹从泰山宾馆出发,直奔岱庙。
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旧称“东岳庙”,庙以泰山古称“岱宗”而得名。主祀“东岳泰山之神”,号称“东岳神府”,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兼有泰安博物馆的功能,各个朝代的石碑很多,不限于岱庙原有的石碑。上自秦汉、下至民国,历代皆有巨制,记录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政治风云,铭刻着志士仁人的抱负理想,是一幅连绵不绝的历史长卷。这些碑刻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乾隆皇帝的御制碑。岱庙的盆景很值得一说,各种形状的盆景一应俱全,哪怕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也偶有不俗的盆景进行点缀。整个岱庙被高高的城墙包围着,四个角落的角楼也很精致。站在那古色古香的城墙上虽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自有高高在上的威严。
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现在被知名人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沿着这条路线向上攀登,泰山雄伟、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尽收眼底,便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中路两边那些石刻的碑文就像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一路上,我循着古圣先贤走过的足迹,触摸着他们思想的脉搏。汉武帝植下的柏树翠影婆娑,红门宫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余音缭绕;回马山上,唐玄宗勒马而回的怯懦,神态尤现;云步桥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
走进泰山,犹如走进历史,那些散发古圣先贤智慧的思想精神,在我的血液中流动,如重重激励,荡开我悠悠的情怀。如果说泰山的雄伟是一种视觉的盛宴,那么岱庙的浑厚则象一道回味隽永的心灵大餐,它凝重而内敛,蕴涵了中国的千年文化。此时,我竟然有了一种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自由和自在。
二、巍巍岱峰,天然成画
中天门又称二天门,位于黄岘岭脊背之上,海拔八百四十七米,是泰山中路上山道和西路盘山公路的交会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有索道直达山顶。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东为仿古茶楼,西南为中溪宾馆,西北为中天门索道站。
这里有清代所建中天门石坊一座,大门上题有“中天门”三字,是泰山主峰的屏障。伫立坊下,仰望岱顶,莲花峰前危崖万仞,南天门形如天阙。俯瞰山下,只见群峰低首,祖徕如丘,龙潭、虎山水库绿如翡翠,中溪三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北瞻巍巍岱峰,众山拱立,林茂泉飞,缆车凌空,天然成画。每当雨过天晴、夕阳西下之时,群山如岛屿起伏于云海之中,游人飘飘然若置身于云海之上,这就是中天门一大胜景——黄叽归云。登山至此,仅为“中天”,但己觉天地之宽、泰山之雄了。
从泰山的山门——岱宗坊,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中天门了。心如是重负,仿佛已经有了一丝“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六千八百多个台阶已经被我这个重症心脏病患者所征服,心里还真的有很多的感慨!这次泰山之行,妈妈最关心的就是我的身体。但有妹妹陪同,加之一直电话联系,妈妈也放心了许多。前方行进的目标是南天门,在中天门休息片刻,我们乘上缆车开始了数分钟的“天游”,俯视那壮观起伏群山,跨越那葱郁的林海及叠嶂的庙宇琼阁,再往上则是山石疏朗,南天门便赫然在目了。
三、南天门——泰山的骄傲
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米,与下面的一天门、中天门相照应,古称“天门关”。南天门是泰山的骄傲,它建在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是元中统五年(1264年)道士张志纯所建。门为阁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红墙点缀,黄色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阁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门侧之楹联:“门辟九宵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峰奇观。”概括了这里地势的险要。双峰夹峙的南天门,红墙黄色琉璃瓦,气势磅礴的威严,在山峦叠嶂的群峰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泰山小史》称赞南天门“在十八盘上,高插霄汉,两山对峙,石刃中鸟道百折,危折千盘。松声云气,迷离耳目衣袂之间。俯视下界,则山伏若丘,河环如蚓,天地空阔,无可名状”。的确,南天门是一座奇特的建筑,它的宏伟气势,成了十八盘一个完美的结尾,以高高雄伟的南天门昭示着中外游人。由于身体原因,我和妹妹只能乘缆车前往南天门了。在缆车冲出站台的一刹那,我们仿佛被抛到了空中,紧接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拽着你向上奔去。向下俯视悬崖峭壁,沟壑纵横,万丈深渊就在脚下。透过茂密的丛林,弯曲的盘山公路隐约可见。抬头看,山顶正被厚重的白色裹得严实,那白色是云?是雾?谁也分不清楚。短暂而又漫长的几分钟里,却充满了惊奇与刺激。
从南天门到玉皇顶大约有0.6平方公里的游览区域,这里集中体现了泰山的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的精华,是游览泰山的高潮所在。传说中南天门是通往天堂之路,“生前徒步勇登南天门,死后灵魂归宿在天堂”。南天门以上的区域,被称为“岱顶景区”。一进南天门,迎面是座大殿,名叫“未了轩”。“未了轩”左右各有配殿,它两侧都有门可以进出。出了“未了轩”,完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如果说登山的山景是雄伟而幽深,那么这里的景色则是浪漫而美丽。茫茫的天海,给人一种空旷广阔之感。极目眺望,天高地远,心旷神怡,一种天人合一豪迈油然而生……
泰山拥有着南天门,南天门又有着通往“上天”的第三道天门的美誉,在这天地两相隔的中间位置,一脚在天一脚在地,人类给南天门赋予了诸多的神奇色彩。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不断营构的“天府仙境”与大自然赋予的奇异景致交相辉映,使人感到虚幻飘渺,不知这里是人间天上,还是天上人间?
四、天街小雨润如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游天街,人们更渴望淋一场天街的雨。层层烟波,云雾缭绕,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心怀蓦地打开,层云荡胸,凡尘俗事尽抛脑后,惬意之极,真是快哉!然而,那细细的雨丝,总会让人滋生出些许思念的味道,飘飘渺渺,彷彷徨徨地纠缠着人的心情。如一个没有灵魂的行者,在迷茫的梦境中游荡……
走出南天门,朝东转即为天街。说到天街,首先想到是天境,人们把登泰山比作登天,把登山路途上的关门叫天门,登上泰山南天门也就等于上了天,而上天后最让你感到轻松和快乐的事情莫过于逛一逛天街了。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当时的一些店铺老板用实物作为招牌,如“棒槌”、“木碗”、“鹦鹉”等。天街石坊向东路北,为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旧址。街北侧均为以后改建的仿古建筑,街南面筑起了一条长长的石栏,凭栏远眺中天胜景,山风浮动,衣袂飘飞,便有“人间”踏入“天庭仙界”之感。真可谓“人间天上,天上人间”。
从人间到天上,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境界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有“登至天街我忘忧,雄峙天东一眼收。别云泪下三千尺,瘦水洪波心底留。纵有余情吟昆仑,愧无点墨剪薄愁。青石坐断山湖色,细雨残萍画冷秋。”之感。初秋时节的泰山,仿佛也在尽情地舒展它的妩媚与辉煌!李白曾作诗:“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来形容天街。天街北依悬崖,南临深壑,站于其上,观得云雾飘浮,触得清风朗朗。街上殿宇毗连,错落有致,古风犹存,有时光交错之感。商店林立,商贩叫卖,行人来往,又是一派人间街市之景。各种小吃的叫卖声跌宕起伏,旅游产品琳琅满目。不过,最让人难忘还是这山上名吃——煎饼卷大葱,八快钱一张。煎饼薄如蝉翼,几乎是透明,吃起来略带酸味,香软可口。至今想起来仍让人回味无穷……
五、摩崖石刻,一首不朽的绝唱
“苍古班驳,穿越时空而各具神韵的泰山石刻,散发着历史的芳香,闪耀着人文的灵光。读泰山石刻,如同在触摸一个民族古老而鲜活的脉搏,沐浴着一种“天地同攸”的理想光辉。”
——陶丽
泰山之所以闻名古今中外,号称“五岳独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是因为泰山独特的历史文化。那么,泰山历史文化来源于什么?那就是泰山历史文化之瑰宝———石刻。
七月的泰山佳境天成,气候瞬息万变,行至到摩崖石刻时,天空便飘起了毛毛细雨,转瞬间又倾盆大雨。风卷着雨声、溪声、瀑声,浑然一体,气势如万马在山间奔腾,着实让我领悟到了风雨下泰山的感觉。在泰山文化诸多层面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那就是“摩崖石刻”。所谓摩崖石刻,实际上就是古人或今人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这种绝的美书法与悬峭石崖并存的文化,是先人创造精深的书法艺术,留给后人的是可以感知触摸的千百年书法发展的脉络。泰山摩崖石刻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也为泰山秀丽的自然风光增加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她是一道别致的风景,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是一方镌永的文化,是一首不朽的绝唱。唐摩崖的唐玄宗御书《纪泰山铭》达到了极致。该碑字遒劲雄浑,开“唐隶”一格,是被历代书法家誉为“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的书法珍品。而登山途中长达十几公里的历代书法艺术展览带,或记事,或道景,或抒情,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书法之万千,也记载着千万年的潮起潮落和世事沧桑,为泰山之旅增添了文化气息和历史气息。
雨中,沿石阶缓缓而上,慢慢体味着“泰山新雨后,天气凉如秋”的意境。回首仰望,越发感觉到泰山的巍峨、沉浑、峻秀、雄奇。我忍不住拿起相机冒雨拍照,静静观览着历代文人雅士的吟咏题刻和碑记,那浓郁的墨香飘逸的墨韵犹存。抚摸那些字体,仿佛触摸到历代先贤们跳动的脉搏,一缕怀古之情油然而生。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粗犷性、神秘性和特异性产生弥坚的诱惑力,和冲击力怎不令我心醉神迷?
六、玉皇顶——聚天地精华之灵气
“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又称“天柱峰”,是泰山主峰之巅,其相对高度为1391米,海拔1545,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口的第一高山。它山势峻拔高挺,素有“泰山天下雄”之誉。玉皇顶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只有登极岱顶,才真正领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深刻含义。然而,要真正深刻感受泰山的一切又谈何容易。
泰山不仅是历史名山,也是文化名山。从大观峰开始,一路上题刻遍布,令人叹为观止。绕过云峰,径直而上,雨又下了起来,而且越下越大。穿过密集的游人,踏过一道道石阶,我终于登山了泰山之巅——玉皇顶。此时,我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因为,我征服了“神山”!征服了我自己。同时,也完成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旅行”。心如释重负,轻松喜悦的心情占据身体的疲惫。来到玉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极顶石,极顶石又硬又大,若在别处,同此石无二,但在此处,它的性质就不同了,它中间有一通石碑,上面公公正正的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正是这块石头3000万年前首先跃出海面,正是这块石头,连天帝也是它的守护神,还是这块石头,它证明了我的成功
站在泰山顶上俯瞰,天下美景一览无余的惊奇与兴奋油然而生。你的雄浑、你的伟岸、你的坚毅、你的神奇、你的壮观,毫不保留的呈现在蓝天白云之下。虚无缥缈的“月观峰”,“金碧辉煌的碧霞寺”,直插云天的“玉皇顶”,还有扑朔迷离的“无字碑”,都使人感到神秘莫测,妙不可言。而且从这山顶望去,四处是人文古迹,无处不是风景名胜。五岳独尊、万代瞻仰大为可观,且颇为震撼。大观峰上唐玄宗手书的《纪泰山铭》,以及云峰、一览众山小的石刻又让人回味悠长。让人真正地感觉到快乐,那种聚天地精华而成的灵气,在我的周身萦绕,如云,如雾,如烟,如岚,在青山、绿树、白云、宇宙中游荡,在山间若隐若现地浮动。远眺泰山山脉,群山似画、云霞缥缈、奇石如林,尽显空灵之美!起伏的群山,如天梯高悬,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呼之欲出。“雄峙天东——十载的期盼,今日终于目睹了你的尊荣。”
坐在千岩万壑的青石上,看着天光云影,感受着(泰山)五岳承载千年的厚重。仿佛听到了宇宙的呼吸,不由让人感到了这山真是有生命的,安逸、温柔、清净、自然,使人不敢心生邪念,亵渎神灵……也许,只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气了。古往今来,神奇险峻的泰山曾留下过多少仁人志士的足迹?雄伟壮观的泰山曾感召着多少攀登者?古老永恒的泰山曾呵护过多少生命?“五岳独尊”的泰山它曾承载了中华民族多少美好愿望?只有那默默的泰山石路记得清。
七、后记:齐鲁青未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中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面对这座巍峨壮丽、气势磅礴的大山时,发自肺腑地吟唱出了这首令人称绝的壮丽诗篇。
“泰山,高而可登,雄而可近,美而可亲;站立在泰山之巅,看群山低首,天下事可尽付笑谈!”不知道登过泰山而对泰山有如此感受的人又有多少?仰望泰山巍巍,看山路曲折,更感觉人生如同登山。不管是谁,都将在这条弯弯的路上,经历同样的过程,体验相似的感受。满山的碑文石刻,既是前人经过的感受,也是后来者行将的体验。泰山,曾经在我心目中只是一个名词,而今天,当我第一次登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山时,才对泰山有了正确的认识与感受,它的美表现在雄浑天成和大气磅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座山已经超越了泰山本身山的地位,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是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历史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人的心灵是与这座高山最为接近的,与天最为接近,这也是我越往高处登越发产生对他崇敬的原因。仁者乐山,此次泰山之行,就像在阅读一部博大精深的史书,耐人寻味。与之相比,更感觉自身的渺小。站在泰山脚下,我再度返身仰望泰山,看着那拨地通天的磅礴气势,我竟然有些不舍离去……
泰山,你像一曲未了的情歌,悠远而绵长的萦绕在耳畔。虽然与你只有一天之恋,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你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幸福、让我流泪、更让我感动。如果灵魂可以如身体一样不被禁锢,我的生命之树势必繁盛空前,因那由内而外的欲望是从来没有过的。在泰山顶上注视浩淼云海,有一瞬间以为自己融入其中,与其翻腾变幻;然而,云海之下便是喧嚣的城市,是我们生活的栖居、石头、草木和森林,是充满欲望的寂静载体。原来虚无与现实仅隔着一层稀薄的气流,当欲望之风掀起,它们可以在瞬息转换,正如人的意念一般脆弱善变。真正在泰山让我感动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但这是我要的。就像爱一个人,为了一刻的幸福,甘愿一生寂寞。泰山,就让我在你的花纹里锲入相思吧!因为,那些人,那些事,还有那缓缓流过的时光,在我的生命里,已定格成一幕永恒的风景……
2009-9-28
(原创之作,剽窃必究。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