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滴落阳光之――乡村集市

滴落阳光之――乡村集市

2013-10-24 02:41 作者:折扇公子 阅读量:25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今年冬天的天气有些反常,鹅毛般的雪片已经断断续续飘了两天。这个时候最怕天气忽然转暖,一旦积雪融化,那去往集市的路是极不好走的。而欣喜着办年货的人们,却又不得不走这一趟。

地处边地的小镇哎,集市是营生中最要紧的一桩。最近的集市有两个,其中邻省福建的盘亭乡,倒是离我们家更贴近些。走过蜿蜒悠长的山间小道,最后再跨过一座石拱老桥,这就算出了省了。接下来的一小段路,可不好走噢。几年前就修筑起一条路,那是用来给山上劳作的人们运输木材提供便利的。所谓路,只是浮皮潦草地给挖宽了一些,路中央还有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基本不碍着载重车辆通行,也就没人理会了。

前一两天落下的雪,的确已经有些融化了。路啊,泥泞不堪,只好踩着有石头的路面走,要是没留心,一脚下去弄不好就会让黄泥埋过脚踝。有呼呼生风赶得快的后来者,赶上了前行者,就互相打个招呼,“你也赶集啊?这天气啊……”“你早啊,买些什么?这路哎……”这里头有许多浓郁的农味,朴实而温暖,无奈又宽容。

妇女们踩着泥泞,却呵呵地笑——她们总是有那么多好笑的理由呢。她们一路聊着琐事,想停下嘴来也难。她们都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一律撑着伞,穿着不同颜色或新或旧的雨靴。

走到国道,就可以松口气了。停下脚处理一下雨靴上的泥巴——抓一把路边的干茅草一擦,再把脚伸到路边的清浅溪水里一洗,沉甸甸的脚就得到了解放。有雄武的汉子,什么也不顾,拖着沾满泥的脚一路大声谈笑前行,却是越走步履越轻。洁净的路上留下一块块黄泥巴,后面紧跟着摇着尾巴的小狗狗,先是上前嗅嗅,又一脚踩了上去,然后向一个目标嗅去。

照例,这样的旧历年底最末了的一个集市,无论天气如何,总不怕挤不满人,这是经久不变的光景。就像这个地方的建筑,除了一两栋楼几年前重建外,其余的似乎就根本不想改变。汇聚到这里的,多是农夫、村姑、野叟,有最朴实的面孔,有最实际的辞令。他们毫不掩饰地进行最真实的生存活动,既不会格外计较什么,也不会刻意忌讳什么,原本都是带着脚上的黄泥浆来的。

这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再撑伞是不适宜了,顶多戴上衣服上的帽子,谁还顾得上漫天的雨雪呢?穿着时髦些衣服化着妆的女人,此时气质也变动了些,不怕地上的污水,不刻意去彰显端庄。这里总有种让人感到亲和的力量,可以肆无忌惮,可以笑逐颜开。

这里的吵闹是浮动的。在人潮里,仿佛自己就要被那些喧嚣声淹没。偶尔一两句扯着嗓门的吆喝声,算是听清了。还能听出来的,是顾客提高分贝的讨价还价声,是小贩们提着的鸡鸭鹅的鸣叫声,是小娃娃贪喷香的油炸食物吃又得不到允许的哇哇大哭的声音,是拉了活蹦乱跳的鱼的三轮摩托车的刺耳的喇叭声,间或还有卖主被顾客砍价过低气得急赤白脸的咒骂声……

这里的味道也是混杂的,一段集市一种味儿。这一段葵花籽的味道散出的八角味儿还似乎有奶油花生的奶香味儿;这一段有苹果的香味,有农家自己种的柑橘的香味儿;这一段有辣椒的呛人的辣味,有香菜的味道,有卤肉的味道;这一段有些鱼腥味,猪肉牛肉各种肉的浓郁的呛鼻味儿;还有热气腾腾的地方飘来的包子香,那里围聚着三五个大大小小吵吵嚷嚷的孩子……

来集市置办年货的农民,是顾不上这些声音和味道的。他们都提了硕大的编织袋子,挤在摊边上,心里拨动着自己的算盘,仔细盯着称,称心如意了,付了钱,把东西一一放进大口袋,不久就装了满满一袋。

这里的农家,大多好冬天里吃大叶香菜煮豆腐这一口。菜农的大叶香菜就卖得火爆了,一大摊的大叶香菜,一会儿工夫就被抢得残枝碎叶落了一地。卖家已经没有工夫理会这些,惟有一边喊着“别抢别抢,一会儿新的就来了”,一边忙着收钱找钱。

大约跟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一样,过年,鱼是少不了的。鱼贩们几乎不必等顾客开口,就手起手落利索地抓起湿淋淋的一条鱼,一把扔到盘秤上,又利索地装进袋子里。鱼贩们的特点是,除了一身鱼腥外,意志上没有一丝犹豫,他们坚定从容地照应着这个对付着那个。这样的阵势,自然是容不得挑三拣四的。这里的买卖双方,总是要比别处的更加果断一些。再说了,都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主顾了,彼此早就混个脸熟,没有必要优柔寡断。

这般热闹与拥挤,可以持续整个上午。一上午的辛勤努力,足以让聚拢在集市里的彼此心满意足。那些挤在人潮里的我的父老乡亲哦,背着提着,笑着喊着,陆陆续续退出热闹场,集市的节奏也随之舒缓下来。而回家的路上,又会是另一番光景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滴落阳光之――乡村集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