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皇帝与朝臣的博弈及反动――评罗石贤《明朝的痛》(转载)

皇帝与朝臣的博弈及反动――评罗石贤《明朝的痛》(转载)

2013-10-22 15:46 作者:罗兰 阅读量:37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罗兰-文的日记

《明朝的痛》(罗石贤著)——皇帝与朝臣的博弈及反动

如果没时间或者不愿意花钱看全套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明朝的痛》值得一看。

明是个光怪陆离的朝代,它的每个皇帝,每个官员都能写成一部趣味昂然的小说,它是汉民族沉睡之前最后的呐喊,是一场波澜壮阔却无奈的抗争,最后的结局让人意外,大众纷纷倒戈向自己固守了几千年的习惯和传统,选择了万马齐谙的寂静生活。

汉民族的血性在明朝流尽了最后一滴,以后再也没恢复过。

本书所谓的痛,就在于对明朝为何如此的原因,做了通俗易懂但浅尝辄止的探寻。

作者认为,目光短浅的小农治国思想,正是这种政治退步的根源。小农治国思想的集中表现,在于对文人官僚的妒恨和打击上。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证明本书具有超出书店中那些汗牛充栋的演义戏说类史书的可贵价值。可以说,对知识分子的嫉妒、仇恨、打击,一直贯穿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官僚和皇帝的螺旋斗争,像一个漩涡把帝国的人心、道德、财力、信任统统裹挟进一个无底的黑洞,吞噬了这个政权仅有的气力。

肇始于朱元璋随意虐杀臣子,终结于崇祯皇帝死前遗言“文官个个可杀”,祖先拟定的制度要后代来承担恶果,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明朝对知识分子的禁锢,奴化和仇视,最终导致明末君臣背离,民心涣散。知识分子阶层的整体堕落,摇撼腐蚀着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只需要一点刺激,这个君臣貌合神离的社稷随时可以分崩离析。书中每个君臣相斗的故事都破为可观,昏君与忠臣,庸君与佞臣,亡君与贰臣,专制皇权下造就的各种匪夷所思的搭配,共同上演一出出哭笑不得闹剧,诸多乱像,不一而足。

折腾来,折腾去,不仅折腾掉这个王朝的元气,贻害千秋的,是折腾掉了汉民族的骨气。

怪不得作者在每章结尾,都要大呼痛哉,痛哉!

相关文章关键词

《皇帝与朝臣的博弈及反动――评罗石贤《明朝的痛》(转载)》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