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史安昌:从安义走向世界的高分子物理学家

史安昌:从安义走向世界的高分子物理学家

2013-10-23 06:30 作者:刘行宾 阅读量:32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上个世纪70年代,在安义县石鼻镇农机站一间普通、低矮的平房里,住着一个五口之家。这个五口之家的主人名叫史作模。史作模生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史安昌,老二叫史丰昌,老三叫史满昌。80年代初,身为石鼻镇干部的史作模不仅因为教子有方,三个儿子都“金榜提名”成了安义县的名人,如今,更因为其长子史安昌成了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而令人羡慕。

作为高中时代的同窗好友,目睹着安义县潦河岸边镌刻着史安昌生平事迹的石碑,抚摸着与史安昌分别时赠送的《梦溪笔谈》,记者不得不将这位世界高分子物理学家成长的故事展示在读者面前。

家境贫寒的童年

据其母亲回忆,1959年12月9日晚上12时许,史安昌在外公外婆和一位乡村接生员的护理下,降生于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一间普通的民房里。按照当时安义县农村的风习,因为其父母结婚那天碰巧是“不宜婚嫁”的忌日,其外公见女儿临产,担心不测,便从村民家里借来一只小闹钟,心急如焚地守在产房门口。当他外公听到婴儿呱呱落地母子平安的消息时,急忙点燃手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听到接生员说生下的是一个男孩,喜出望外的外公接着又加放了一封鞭炮。因史家祖籍江西丰城市石滩社里村,其外公便按照史家丰城老家的规矩和排行是“昌”的字辈,加之出生地在安义,给他取名“安昌”。

其母杨芳兰说,史安昌出生在我国大饥荒的年代,加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到了半岁时体重不足10斤。为此,他外公外婆就精心给他喂稀饭,父亲也找人补充母乳。小时候,史安昌虽然长得精瘦,但生性好动,结实健康,而且智力发育超过了他的同龄人。

然而,“小皇帝”的待遇好景不长,“史安昌一岁半那年,外公突然离世,弟弟史丰昌出生,这时,外婆又患病,我只好辞去公职。两年后,又有了小弟弟史满昌。转眼间,五岁的史安昌便成了两个弟弟的大兄长。当时,因家境日趋贫困,他这个老大可不好当,他不仅要帮我服侍生病的外婆,还要帮着买油、盐、酱、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吃的、玩的更要让着两个弟弟。”其母杨芳兰如是说。

命运艰辛的少青

“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史安昌一家随同父亲史作模下乡劳动,在住“牛棚”的日子里,史安昌上了乡村小学读一年级,尔后,整个学程中的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都处在老师没有教材,学生没有课本的“停课闹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史安昌虽然酷爱读书,但那个时代就是无书可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史安昌偶然发现姨夫为了防“红卫兵”“破四旧”抄家而秘密藏起来的一箱子古典小说,惊喜之余便如饥似渴、通宵达旦地一本本地阅读。

1977年7月,史安昌在安义县石鼻中学高中毕业了。因受父亲丰城老家的株连,他就业、当兵、升学都成了“空中楼阁”。为了生存,他只好暂时到基建工地做小工。恢复高考制度后,备受艰辛的他,带着做小工赚来的钱再次来到记者所在的石鼻中学理科班补习。经过刻苦学习,他和记者一同参加高考时,显得信心百倍,然而,这一年,他却名落孙山了。

面对落榜的痛苦,他没有气馁。在父亲史作模和语文老师何盘山、班主任老师吴用生的鼓励下,他更加刻苦了。通过又一年的奋力拼博,在安义县当年的高考录取名单中,他终于如愿以偿,名登榜首,被录取到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就读。

奋发图强的青年

在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就读其间,史安昌因为来自没有开设英语课的安义县石鼻中学,为了英语成绩能够过关,每个学期的前两个月,他只好抓紧时间把其它必修课先学完,然后再集中精力主攻英语。让记者终生难忘的是,第一个学期放寒假回到石鼻家中时,他竟能不借助工书看英语小说了。

一份艰辛一份收获。经过四年的努力,1982年大学毕业时,他已获得物理学士学位,接着,他又报考了国内物理硕士研究生。当年,他还参加了由美国出题招收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在124位录取者中,他名列第8(本是第6名,因为有3位第6名,只能以英语分数定名次)名,被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录取,同时,他还收到了国内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在广州中山大学培训半年后的1983年8月,史安昌顺利赴美留学,并获得物理硕士学位,这在当时的宜春地区,他是第一位通过考试按成绩录取的赴美留学生。1988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史安昌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获取博士后学位。

名声显赫的中年

从1991年开始,史安昌开始担任施乐(跨国)公司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工作。在高分子自组装理论,特别是嵌段共聚物共混物的自洽理论研究和有序高分子材料的各向异性涨落理论研究方面,史安昌不仅有独到的造诣,而且是高分子理论领域中最活跃的科学家之一。

如今,史安昌不仅是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学会和加拿大物理学家协会会员,而且在美国《物理通讯》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获得3项专利,并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他还单独主持、承担了加拿大、美国等科研机构的多项研究基金,曾获得加拿大安大略省长杰出研究奖。他所作的理论工作为实验工作者广泛接受,并用于指导实验研究和新材料探索。1999年,他前往麦克马斯大学,同时开始了施乐公司的研究项目。

为报效生他养他的祖国,从2000年开始,名声显赫的史安昌每年都会安排四分之一的时间回国工作,活动范围主要在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所,并担任客座教授带博士研究生,他在国内的学术活动,被互联网频频报道和登载。

2002年,在“安义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安义二十世纪人物录》中,身为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后导师的史安昌被收录其中,竖立在安义县潦河岸边的石碑上也镌刻他不平凡的生平事迹……

《史安昌:从安义走向世界的高分子物理学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