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寒暑耽书味 字里乾坤悦性情
“字谜宫殿入门券,文虎精华缕析书。”
打开冯扬洲老先生编著的《字谜入门》,这句由我国当代女诗人、书法家,《香港文学报》社长蔡丽双博士书写的题辞便映入眼帘。
冯扬洲老先生1933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专业,当年到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之后几经辗转,1969年随福建省轻工研究所迁回德化,到德化瓷厂工作,直到1993年退休。
字谜研究是老冯退休之后才重拾起来的爱好,而他这一“爱”就爱了十几年,十几年来,他始终“灯前寒暑耽书味”,在字谜天地里收获了晚年生活的充实与乐趣,还编著了一本洋洋大观的谜语工具书——《字谜入门》。
重拾爱好 其乐无穷
“字谜是一门大学问啊。”老冯说,字谜一直被推崇为“百谜之祖”,是谜语中一个关键的分支,最为贴近大众,因而在一些文化活动中常常见到它的身影。
小时候的老冯就非常喜欢猜字谜,但是那时由于不得法,因此屡猜不中,往往是等到别人得出正确答案了,才恍然大悟。所以少时的老冯便对字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后来由于求学、工作,加上生活上的压力,让老冯无暇去研究字谜,然而他对这一门充满趣味的学问始终萦怀牵挂。
退休之后,老冯迫不及待地重拾年少尘封的爱好,投身于字谜的学习和研究中。他先后购买了《谜语大全》《中国谜语库》《谜语选粹》等几十本的专业谜语书进行通读,每本书上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老冯的猜谜心得或猜谜方法。
在老冯看来,“字谜其实主要就是对汉字进行拆分,合并”。有的人觉得猜字谜很难,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字谜技巧。老冯告诉记者,虽然汉字内容丰富,但也是有特点可以遵循的,如象形、谐音、会意等。还有一种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法——方位法,如东汉、南安的谜底便分别是“又”和“女”,猜时要着意于“汉”字的东面,“安”字南面。据此方法,“中堂翻看西江月”的谜底便是“湖”字。
“中国的汉字太有意思了,是一块瑰宝,钻研汉字其乐无穷。”老冯说道。
排列组合 另辟蹊径
读了大量谜语书之后,老冯渐渐地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大多的字谜书籍一个谜底单打一个谜面,缺乏多样性,读者只能定向思维解题,束缚了思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谜面猜同一个谜底,欠缺内在关联,排列又分散,往往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
要怎样才能解决那两个问题呢?老冯陷入了冥思苦想。最后,他想到,何不自己做笔记,在阅读谜语书籍的过程中将同一谜底的不同谜面全部收集到一起,重新组合编排?
说做就做,老冯兴冲冲地跑到印刷厂,让人帮他按照4┩×10┩的规格裁了一箱子的纸条回家。之后,他在每一张纸条的正面抄录谜面,在纸条的背面写出谜底。例如谜底“北”字,他便组合了十条谜面:1.水2.破土3.先背4.残花影5.映残花6.展燕翼7.剩有余利8.一半成反比9.先反比后正比10.燕在空中上下飞。
老冯创造的这种另辟蹊径的学习方法,让谜面多层次多角度辐射同一谜底,可以运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综合分析,更利于比较鉴别,揭秘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找出要领,步入谜门,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编著成书 意义非凡
老冯在十几年的阅读、记录、整理过程中,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除繁体字外,仅简体字就收集了近六千个。他将那些纸条串联起来,沉甸甸的,有好几斤重。除了字谜以外,老冯还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了成语、法律术语、三国人物、劳动用语等方面的谜语。
看着那些蔚为壮观的笔记,老冯便想着将这些结集成书,一方面这是自己多年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心血结晶,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字谜爱好者有一本更易入门的教科书。
但是限于篇幅,最终,老冯只能忍痛割爱,只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生字表,选择出二千多个常用字出版成书。2010年10月,《字谜入门》成功出版了,还得到了蔡丽双博士的大力支持,蔡博士亲笔为老冯题写了书名。
《字谜入门》得到了泉州市字谜同行的充分肯定,纷纷来信来电向老冯索取书本。我县老年大学也聘请老冯开设字谜班进行授课。
老冯说,十几年来研究字谜让他领略了汉字的无穷乐趣,这份情怀难以割舍,他还会在字谜这一领域中继续学习、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