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峨眉
峨眉,一座佛教名山,芸芸众生的朝圣之地,善男信女的精神家园。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和传奇;有悠久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沧海桑田的岁月见证;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袅袅梵音,走进这座山,就走进了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俗世的喧嚣,世间的几度轮回,悲欢离合,都化为缕缕梵音,淡淡的飘散。
走进峨眉山,是初夏时节。风景如画,绿树成荫。头天下午,到达慕名已经的峨眉山下,此时登山,显然不行。于是夜宿山下的农家乐,听清风蝉鸣,看星斗闪烁,别有一番感受。为了赶上开山门的时间,我们早上5:40就准时驱车出发了,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听导游侃侃而谈,详细介绍峨眉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传奇故事。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位于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全山山势巍峨俊秀而又树木葱茏,有“雄秀”之称。我们一行10人,乘索道轻松登顶,峨眉的雄奇壮美,尽收眼底。如果时间和机会恰当,可在在金顶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
峨眉自然风光优美,山势俊俏雄奇。据导游讲,峨眉山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峨眉山是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望峨眉山,双峰缥缈如画眉,其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有“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峨眉山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点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层峦叠嶂,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括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种”。峨眉新十景为:金顶金佛、万佛朝宗、小平情缘、清音平湖、幽谷灵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宾滩、名山起点等。
我们去的时节正直初夏,山上郁郁葱葱,百花争艳,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百鸟齐鸣,婉转歌喉,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每一处景致无不引人入胜。行走在山中,但见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在峨眉金顶,一处名为绝情崖。俯身观看,万丈深渊,深不可测。据说每年都有一些人,或为情所困,或为俗世烦扰,纵身一跳,结束自己的生命。听起来有点悲叹,而又徒增几许无奈。感叹世事无常,珍惜一切,也许是一点点感悟吧。
峨眉山因其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而声名远扬。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峨眉山佛教属大乘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曹洞宗门人。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
在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八大寺庙。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四川峨嵋山的众多寺庙里,报国寺是入山的门户,这里寺周楠树蔽空,红墙围绕,伟殿崇宏,金碧生辉,香烟袅袅,磬声频传。山门前有一对明代雕刻的石狮,造型生动,威武雄壮,就象左右门卫,守护着这座名山宝刹。山门上:“报国寺”大匾,据说是清康熙皇帝御题,玉藩手书。善男信女们来到这里,必定要顶礼膜拜,烧香还愿,许愿,祈福消灾。因此,这里香客络绎不绝,清音袅绕,是一处修身求道的好地方。
峨眉的景致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短促,只能在夕阳的余晖中与峨眉挥手作别,把美好留在心底,把畅想留给山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