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寓酒城
天府之地泸州凭两江舟楫之利,扼川滇黔渝要冲,从来商贾云集,历代市井繁华。古有诗人苏东坡在泸州邀明月醉美酒,留下了“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犹酣。”的豪句。而杨慎则以“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以“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表为人雅致。“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张船山描述了文人雅士齐集“酒城”泸州以酒欢趣的情景。近代也有游客“璀璨明珠熠生辉,老窖飘香誉八方”之感叹!
泸州是老窖之乡,是名声在外的中国酒城。当我真实地生活在酒城之时,就深深地感受到了泸州是泡在酒里繁华在酒里的一个城市。泸州因泸州老窖而有着酒城的美誉,泸州的人也如同老窖一样热情。离城三里,酒香犹存。泸州没有象成都那样占平原鱼米之乡的天时地利,泸州也没有象重庆山城后起之秀的富饶,但泸州的酒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泸州人对酒文化的贡献,却是不能忽视,也不可小觑的。
传说,公元225年诸葛亮屯军泸州古城江阳,适遇瘟病流行。他叫人采集草药百味制成曲药,用城南龙泉水酿制成酒,令军民饮之以避瘟疫。在民间泸州老窖“龙泉井”的传说更是代代相传,传说一位善良的老樵夫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每日出没于深山采药。一日晚归,忽见白、黑二蛇相斗,白蛇弱小黑蛇粗大。老樵夫心想,人间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之事屡见不鲜,未料蛇中亦有此事,于是挥斧将黑蛇砍死。返家时天色已晚,途中忽见一线光明,循光而去则见一座宫殿,一白发白髯白袍长者自称君龙,将老者迎入殿中设宴摆酒,醉中分别并赠美酒一瓶。樵夫醉归,将抵家时被门口井栏绊倒,怀抱的美酒亦掉入井中。樵夫顿时醒来,忽觉井中酒香扑鼻。从此樵夫改行以酿酒为生,这井水酿出的酒清冽甘爽、远近驰名,这就是后来的泸州老窖“龙泉井”。到了明朝一位姓舒的举人用“龙泉井”水酿制曲成功,始“舒”作坊,这便是泸州老窖制曲的传说。
历史变迁,岁月沧桑,多少灰飞烟灭。而在泸州至今保存下来的1000多口窖池中,年岁在百岁以上的就有400多口,其中舒聚源、温永盛等明代老窖池都在400多年以上。它们自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开始使用,数百年历经岁月洗礼,未曾损坏改建,一直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堪称我国酿酒史上的奇迹。这400多年的泸州老窖池,1996年就被相关部门确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此外,这400多年的老窖池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载入了吉尼斯记录。说起这些酒文化,泸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国宝窖池”就是泸州活的文物,散发着的不仅是酒香,更有酒文化气息。
古代的文人墨客约聚泸州把酒当歌;天下枭雄车顿于此以酒长叹;而今天人们举家亲朋游玩于此以酒庆聚;个人轻闲涉足于此以酒抒情。物境不同、心绪不同、方式不同人文却一脉相承。溶入泸州这个大家庭,你马上就会知道泸州人爱酒、酿酒、品酒、敬酒。有朋自远方来,先是美酒奉上再谈佳肴佐酒。红白喜事高朋满座,酒是主打曲目,而能喝善劝又是泸州人的待客之道。酒席上泸州人来者不拒,饮之不醉,醉后不乱。满大街但见三两知已聚首,更要一醉方显其情深。当旧友久别重逢,你来我往推杯换盅间畅所欲言,酒中自有真情在。即便无人相陪无菜佐酒,亦见大排档上一人一杯,一桌一椅,听着竹叶沙沙,归鸟啾啾,独酌独饮,好不快活!
在酒城里走上一圈,我发现酒已不是泸州男人的专利,泸州女人也善饮,温语浅笑间,略一扬杯,酒已下肚,含着嘴角淡淡一笑,洒脱地亮出杯底,那份优雅不懂爱酒的人是学不来,也妒不去的。不少泸州女人比男人更能喝,而且酒量更大。“女人天生带着七分酒量。”然而酒中巾帼没有滥饮,她们用特有的敏锐分场合看人事,时而浅酌算是敬意,时而半斤对八两表达诚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让我这个来自绍兴酒乡的醉仙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说成都女人是甜腻的米酒,重庆女人是典雅的红酒,那泸州女人一定是高纯度的百年老窖白酒,朴实无华入口醇香而回味无穷。短短几日的聚首,我的心中有了酒城的酒香,又怎么能放得下梦里的爱人?那淡淡的酒香,那浓浓的情爱将会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