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干部
因为要下地、薅草、走田坎之类的,草鞋成为他们下村的最佳首选。
草鞋的鞋帮是纯麻纠织的,草鞋的鞋底是麦秸编成的,一丝丝,一截截,都透着朴实和纯洁。这有点像秋天的麦秆上挂着的露,让人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
微风拂过,那些穿草鞋的人,或拿着镰,或扛着锄,在村长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田野。他们在麦地里穿梭,在玉米林里往来,让一切农作物由陌生变得亲切。
在这个秋天,田野因有草鞋的进入,一切丰收之景鲜黄如滴。在这个秋天,因这伙穿草鞋的人的到来,让农人可以提前展望颗粒归仓的丰实。
这些穿草鞋的人,深入田野,靠近庄稼,与土地保持亲密,都是缘于对草鞋的选择。在他们的身面,站着同样在干活的农民。他们每个人的一躬一立,都被农民尽收眼底。
他们穿草鞋干活的样子,被无数中国农民所熟知。他们干起活来,浑身带劲,像一拔拔当年的红军正在翻越草地……
其实,他们同红军一样,精神里流淌着的,永远是草鞋的纯朴,是劳苦大众的血脉。他们选择草鞋,就是选择了千千万万的农民;选择草鞋,就是选择了信仰和忠诚。
他们与农同耕,伴牛为伍,同土地打交道,看日落又日出。这一切,都包含了对草鞋的一种情愫。
在那些脚穿草鞋的劳动时节,日头被肩上的白帕所包裹,头上有草帽作掩护,一排排滴汗的背脊,齐唰唰向着庄稼冲锋,那刷镰的动作,显得格外多姿、生动。这么热闹的劳动场景,让站在山梁上的农民大伯,张望一生。
史料记载,穿草鞋从商周开始,浸润华夏三千年,成为山民上山打柴、农人事农的一种民俗。当然,在今天,穿草鞋被视为一种文化,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勇气和奋争,被世代农民所钟爱、所拥戴。
这种草鞋文化,说穿了,就是一种根的文化,绑在脚上,能让步履坚实。
在今天,再难见到草鞋走进村庄、迈步田野。草鞋、连同一些穿过草鞋的人,孤零零地躺在博物馆的一角,仅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那些田野上的农作物,因这种疏离,由亲切变得陌生,甚至遥远……
然而,草鞋的不功利,不官僚,让草鞋干部永远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