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提稷山枣
一声汽笛,击碎长空打破了车站的宁静,小小的县城站台顿时客流躁动而井井有条。虽说刚过旅游黄金周,但南来北往的还是挤满车站。我手提行李站在排着长队的站台前望着列车鸣叫的方向,感觉似乎有人拽我,于是警惕而敏感的回过头来,一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女人微笑着说,同志,你是到北京吗?.我看她很朴素,也是当地口音,就说是啊。她显得异常高兴,连说,那就好,那就好。我迅速瞥了一眼她放在脚边的行李,似乎明白了什么。这当儿,列车进站了。
很巧,也不知道什么缘故,我和她竟然是对坐。我们放好行李,行李架上多了一道风景画------两排并列的“稷山板枣”光彩照人。我完全明白了她拽我的意思。稷山板枣拉近了我和她的距离。也给我的漫长旅途减少了一份孤寂。
列车的“咣当”声启动了我和她之间的话匣子。好像是他乡遇故交,彼此十分的友好和亲近,没有一点点陌生感。她说,她是稷山xx村的,第一次去北京,在候车室就看见我提着两提和她同样包装的稷山板枣,断定我是稷山人,就默默念叨,但愿和我同路,彼此有个照应,人不亲,枣还甜呢。她的真诚风趣把我逗乐了。我说,你不怕我是骗子吗?她说,你不是,你也不像,你的眉宇告诉我,你是咱稷山的好人。看来,我这个好人还真是不赖啊!
列车停靠一个大站,下去一拨,又上来一拨,车厢里挤挤嚷嚷的。她的目光始终坚守者那块“秀色可餐”的阵地。
列车继续前进着。她问我,你在哪里上班啊?我说,我是个农民,去北京参加一个学习班,顺便给孩子的岳父带两提正宗的稷山板枣,让他们做一回“皇帝”,尝尝宫廷御品的滋味。她问我,你的板枣在哪里买的,我说,陶梁村有个朋友,我托朋友在枣库一个一个挑选的,全是上等品,就是价格贵了点,我用手指比划了一下。她说,真是巧了,难怪咱们有缘,我也是托熟人掏关系价在陶梁枣库仔细挑选的。呵呵,呵呵。我们不约而同的笑了。正宗稷山板枣,在稷山遍地皆是。正宗御品板枣当属陶梁、姚村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盛产的板枣,品质天成、别具风味、在全国独一无二。据说建国后的某一年中秋节,这两个村的枣农在枣园精心挑选了一大箱特优鲜枣,一个一个的包装好,用特制木箱小心翼翼的寄给毛主席,毛主席舍不得吃,全部送给了国际友人。她说,她也听老人们说过这个故事。
列车停靠一个大站,下去一拨,又上来一拨,车厢里挤挤嚷嚷的。她的目光始终坚守者那块“秀色可餐”的阵地。
列车继续前进着。我和她没有丁点的困倦,虽然身边的旅客换了好几个,但也始终没有影响我们品味宫廷御枣的神奇故事。她从包里拿出两瓶纯净水,递给我一瓶,又继续着我们的话匣子。她这次*是给孩子办事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工作的专业不对口,想调动一下工作。听人说,在北京疏通关系简直比登天还难,尤其请人吃顿像样的饭没有万儿八千的就很犯贱。自己的家境又不富裕,还有一个女儿在念高中,你说,咱一个农民。她微微笑了笑,我从她微笑的眸子里,读懂了她的酸楚和农民的艰难。她说,听老辈人讲,过去咱家乡人到外地,只要说稷山御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咱稷山板枣就好像是皇帝的圣旨。她呵呵笑了。笑的很自信。就连车厢广播里的音乐也被她甜甜的笑声陶醉的愈发温柔温柔。她有些兴奋,她说,我从老人的话里悟出来一个理儿,就特意买了两提十斤的优质板枣,也没有告诉孩子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上车前才给孩子发短信她来北京------我十分感谢这次旅途中一个陌生女人对我的如此信任。我也暗暗祈祷,她的两提御品板枣能得到玉帝的点化,眨眼间圆了她孩子的梦。圆了一个农民孩子的梦。
列车停靠一个大站,下去一拨,又上来一拨,车厢里挤挤嚷嚷的。她的目光始终坚守者那块“秀色可餐”的阵地。
列车继续前进着。我和她还在聊着御品板枣的故事。聊着聊着,她打了几个呵欠,眼睛几乎睁不开了,但还是说不困。她是不放心行李架上的故事,那是她满怀希望的故事。我告诉她,我是个夜猫子。她才会心的笑了。我望了一眼依在座位上熟睡的可爱的老乡,望了一眼行李架上的神话,感到这神话也许就是后稷儿女的自豪和骄傲。又想起以前写的一首不算诗歌的诗歌《稷山枣》,跨入稷山/红枣出墙召唤/点点绿叶也带着香甜/空气更觉得新鲜/尝吧,枣大皮薄肉厚/心窝窝也觉得舒坦/尝吧,尝的连枣核也舍不得吐掉/浑身上下蜜泡一般/尝得这般乐道,一辈子都把稷山思念。是啊,扬眉吐气的稷山人,名扬天下的稷山板枣,让后稷稼穑的传奇演绎了一代又一代。
列车停靠一个大站,下去一拨,又上来一拨,车厢里挤挤嚷嚷的。我的目光始终坚守者那块“秀色可餐”的阵地。
两条铁轨伸长双臂拥抱着御枣十六个小时的时候,列车也终于被“秀色可餐”的神话甜醉了。
紫金城外,天子脚下,她提着两提稷山的骄傲,我提着两提稷山的自豪。
稷山板枣,稷山之魂。稷山板枣永远是家乡的一个神话。
后记我和老乡首都车站分别三个月后的某一天,我们终于在县城不期而遇。她告诉我,孩子调动很顺利,没有花钱,那两提稷山枣起了关键作用。于是便萌发了写这篇文字的念头。是啊,稷山板枣馈赠亲友的好礼品,酬答恩人胜过黄金万两。
201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