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怀念小人书

怀念小人书

2013-10-26 21:24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23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每一种怀念都与经历息息相关。譬如我对小人书的怀念,这种记忆亲切而又清晰,并夹杂着一缕淡淡的忧郁。不论如何,小人书都是我小学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因为它的存在,我稚嫩的心野宛若升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我憧憬着梦想的种子,就是在小人书这片精神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的。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你应该知道,那是物质和文化极为贫血的特殊年代。生不逢时的我,最先看到的是红彤彤的语录本,尽管清贫的风吹遍故乡的每一角落,但上小学的我却常常越过课本的栅栏,我用纯净的目光和心灵,寻找另一片精神绿洲,以此来慰藉我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

在我深远的追忆中,除了乡路上摇曳着我上下学瘦弱的身影外,我平时光顾最多的便是公社的供销社了。时逢礼拜天,我会准时出现在供销社里的柜台前,眼巴巴地望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小人书。此时此刻,我多么想买几本,拥为已有,以饱眼福。可是手伸进干瘪的布兜里,我搜不出一分钱。那时家里的日子异常拮据,连买盐的钱都要靠卖鸡蛋,父母不可能给我钱买如此奢侈的物品。光顾的次数多了,卖书的阿姨认出了我。看着我痴痴的表情,这位阿姨心生同情,有时趁顾客稀少,她会把书架上的一本小人书递给我看。我站在柜台外,兴致勃勃地翻阅着,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温暖。当然看完后我必须立即还回去,然后恋恋不舍的回家去。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脑海中浮现出小人书精彩生动扣人心弦的画面。那时想,什么时候有了大把的钱,一定把供销社的小人书全部搬回家来,在这新奇的色彩纷呈的世界里尽情地浏览与陶醉。

贫困是生存的敌人和悲哀。忆起我生命的故乡,忆起我的小学时代,我的心情忧郁而又伤感。还好有小人书相伴,使我苍白的心田宛若沐浴精神的曙光,使我得以完成一次次对文化贫困的突围……我最终放弃了等待,为了拥有小人书,为了丰满我苍白的心灵世界。我只能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这一勇敢的抉择,使我的少年生活又多了一项内容:拣拾破烂。我用课余时间在村外的沟沟汊汉寻寻觅觅,一节麻绳,一块废铁,都会溅起我少年喜悦的目光,我将拾到的废旧物品放进背筐,仔细积攒起来,然后利用礼拜天送到供销社隔壁的废品收购站。你应该知道,我用卖破烂的钱买了小人书。小学毕业时,我的小木箱里已收藏了一百多册小人书,每一本小人书都浸透着我劳动的汗水,每一本小人书我都仔细浏览过,令我眼界大开过目难忘。那应该是我小学时代最珍贵最美丽的收藏。忆起拣破烂的辛酸经历,我并不感动羞耻和难以为情。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方式满足了我对小人书的深情渴望。这些不奇眼的小人书,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的精神空间和想象空间,并使我这孤独的乡村少年体味到了文化的温馨与芬芳。

俗称为小人书的画书,在更深的层次上使我迈上了爱好文学的第一个台阶,使文学的种子首次植入了我稚嫩的心田。所以在我回望的旅程上,不能缺少洋溢缕缕书香的小人书的芳踪。它们不但温暖了我素朴贫寒的乡村生活,还将我带入了一种近乎童话般纯洁的精神领域。那些线条简洁浅显易懂的小人书,最终使我踏上了通往文学的桥梁,步入了神圣的文学殿堂。及至初中,我明显感到看小人书已经不够过瘾了,我开始尝试阅读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而那些珍贵的收藏自然而然地成了弟妹们的精神食粮。在故乡,我曾经是一个拾过破烂的孩子,我因此抵达内心深处涌动的渴望。这是一种体验,又何尝不是一种难言的无奈之举呢?在贫困像师子一样噬咬人们的年代,我能够实现和完成读小人书的梦想,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现在,青少年读物确实愈来愈多了,但价廉物美黑白色调的小人书作为过去的风景,实属凤毛嶙角了,尽管我有些怅惘,对当下的青少年心生羡慕。可是我的心灵深处的某一隅,是留给小人书的,那是岁月的一种馈赠,是生活的一种见证,我不能也没有权力忘怀。小人书,宛若泊在岁月源头的一枚枚红叶,从生命的上游一路飘流而下,最终成为承载我梦想、欢乐和苦难的飞舟。156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怀念小人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