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也说剪网

也说剪网

2013-10-24 07:13 作者:天投空影 阅读量:3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翻出久放案头的《缘缘堂随笔》,放松紧张的大脑神经。《缘缘堂随笔》是大漫画家丰子恺的作品。他从生活中纤微细小的事体出发,用敏锐的眼光不经意一扫,总能小中见大,发现和挖掘出被掩埋在生活表层以下的真理。许多感悟的观点和看法新颖、独特,语言又十分轻松欢快,尤其描写状物时尽显大漫画家的深厚功力,寥寥数语,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每每让人拍案叫绝,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阅读的欢欣和惬意。

头一篇随笔《剪网》。叙述了大娘舅“白相”大世界回来的欢乐模样,以及大娘舅对“白相”大世界后的感受:“倘然白相不要铜钱,哈哈哈哈……”的想法。这样的生活经历,即使是半个多世纪后的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但我们往往跟大娘舅一样,碰到了,“哈哈哈哈……”一阵,也就过去了,又奔向新的经历去了。可丰子恺不。他在大娘舅的想法后面,又加上了自己的新想法;在肯定了大娘舅的“哈哈哈哈……”有道理之外,还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关于快乐的真理:原来“价钱”的一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又减小事物的意义。再往深一层讲,倘能常常不想起世间一切的关系(如“价钱”)而在这个世界里做人,其一生一定更多欢慰。这位大漫画家说: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又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别的事物来,使得万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大漫画家最后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这剪刀他认为是艺术,是宗教。

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我曾读到过一首题为《生活》的诗歌。诗歌的内容凝练到了不能再凝练的地步。我不知道这是诗人在吝惜自己的文字,舍不得奉献出来,还是关于生活,他的确没有更多的话可以言说,所以仅仅只用一个字??网??来描述。现在想起来,觉得诗人与漫画家都很高明,眼光敏锐,瞬间看到了生活的真相。但诗人似乎又没有大漫画家那样的高明。对于这张网,你如何去处理呢:是心甘情愿地生活在这张网中?还是对在这张网中生活感到很无奈,听天由命?或者决心挣脱这张无所不在的网,奔向新的自由的生活?诗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首诗歌从文本上来说,非常成功,象传统中国画上的“留白”,充满了想像空间,把关于生活的快乐的命题交给了读者,同时也把思考和剖析解答命题的权力也交给了读者。但是,诗人自身对生活是什么态度呢?他在生活的网里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这些,诗人隐藏了,读者茫茫然不得而知。不过,大漫画家不是诗人,大漫画家有他自己的立场,有他自己明晰的生活目标,更有实现生活目标的方法手段,他不隐讳,不担心,有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没有被生活的网兜罩住,而是聪明地偷剪了个洞,快乐地脱逃了出来。就此而言,大漫画家较诗人心底要更加乐观。关于人生,他看得更透彻,也就更明了人生的意义。他知道,为了维护人生的尊严,必须采取对人生高度负责的办法。

生活如网,且不说各种世俗的人际关系你我挣脱不了,光是自己脑海中多如蚂蚁的浮躁念头就很难控制得住。一天繁忙的工作下来,疲惫不堪,形神憔悴,做完了家务,陪孩子完成作业,哄她睡着后,上楼到书房,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下来,闭目养神,让自己的心好好地清静清静。此时,什么事情都不愿去想;也似乎什么都没有在想。可是不自觉地,单位里的工作浮上了心头。想到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很难弄清时,自己就笑了:去!想它们干啥呀?!放下。放下。安静。安静。于是吸一口烟,深深地吞进去,再缓缓地吐出来,看眼前的白色烟雾静静地翻卷腾挪,真的似乎什么都不再去想了。可不一会,乘你不防备的工夫,孩子读书的事情又从某个角落偷偷窜了出来,并且引来了一大堆有关系的联想:孩子做作业怎么老是哭呢?是她的性格脾气使然,还是白天在学校总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于是回家借题发挥,以哭来发泄?如果不是这些原因,那又是什么呢?这问题怎样才能改呢?什么时候才能改好呢?想着想着,脑子就胀了起来,仿佛眼前的白色烟雾。尽管它们是在慢慢地散开,慢慢地消失于无形,可是心底却变得沉沉地,怅怅地。咳!清静的快乐真是何处寻呦?

再往深里想,清静的快乐难寻得,其实也自有它的道理。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被一步一步地引向要趋利避害,要善于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妥善处理好它们的关系。这是儒学“仁”的要求,也是现在法制社会规范的要求。为了利益的实现,必需要把握好此与彼的分寸,必需要克制一些东西,或者伪装一些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育熏陶中渐渐养成,并且形成了牢固的心理定势。于是,我们所谓的清静的快乐,就只能象天际的星辰,越看越遥远。我们只能静静地远看着它,怀想着它,却永远也无法与之亲近和融合了。那些我们已经得到的和可能会得到的快乐,是无法保证纯净的质地的,是无法蓝得象水洗过的天,白得象无有一点污染的雪地的。我们细细想想,在自己许多的快乐体验之中、或者过后,不都是有着一些的其他的联系在把这份快乐隐隐地牵扯着、牢牢地绑缚住吗?就象大娘舅在“白相”大世界后,兴奋快乐的同时,还想着如果没有“铜钱”的花费,他就会更加地快乐。其实快乐和铜钱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内在,一个外在,毫不相干。可是,我们这个世界却硬生生地将它们捆绑在了一起。

我又想到了女儿在做作业的间隙,因穿着长长飘裾的裙子,她快乐地在地板上转圈圈玩,看裙摆飞舞的样子,高兴的直笑。我中间一度要打断她的游戏,不断提醒她快停下来,待会头转晕会摔倒的,万一撞到桌椅,或者撞碎金鱼缸,可不得了。她没有理会我的这些警告。她没有我这个成人这么多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只是一个劲地快乐地转着,欣赏裙裾象蝴蝶一样地上下翻飞。她还兴奋地说:爸爸,地板在转动!是我的两只脚带着地板在转动!这样没有联系的快乐的体验岂是我能有的。女儿转累了,没有摔倒,而是自己慢慢躺倒在地板上,闭着眼睛,满脸幸福陶醉的表情。

林清玄在《寻找心灵的故乡》中写到,“如果一个人可以常常融入此刻,生活在当下的每一刹那里,那么他的智慧就可以得到开启,这种未来与过去之间的一个时空就叫做此刻。”林清玄给出的是假设,大漫画家丰子恺开出的却是“药方”。快快拿起艺术和宗教的剪刀吧,剪去生活的网,剪断与快乐不相干的每一根连线,让自己只停留在“此刻”。这样,我们就不仅能够认识世界的真相,更可贵的是,还会得到单纯、永恒的心灵之乐。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也说剪网》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