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与阳光同在的日子
伸出手,挡在面前,遮住了视线,远山,不见。天边,乌云与蓝天,交接的很是绚烂,偶尔会在边缘,铺垫一些银线,围成一个极不规则的圆,在圆里,放置了一些或许单调,或许复杂的灰蓝,好似中国的水墨画。
来到南方,才知道,原来,“远山如黛”是如此的样子,不管山上是否布满了苍翠的何种植物,只要在距离上进行修饰,就一定呈现的是墨色,而那墨色不会因阳光的多少而改变,我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些是我永远不会想象到的,而却也因此激发了我一定要去见大海的愿望。从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大平原里,没有见过多高的山,也没见过多深的海,有关山海的形象,总是在他人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里,很有局限性。也恰似韩愈的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那些都是关于外界,关于生活,在忽晴忽阴的光线里,我依旧晒着被子。
初来南方,应是水土不服,曾起了一身的痘,痒到极致,去医院打了一针,便渐渐的好了,到现在,就再也没有任何负反应,只是,却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深深地印痕:我养成了晒被褥的习惯,只要有阳光,我必定会拿出被子来晒,不为什么,只是因为喜欢阳光的味道。
不知为何,内心深处总是潜藏着一种观念:在这里,房子应该是坐南朝北的,所以,屋内从来都没有阳光停驻过,这里的一天,也很短,下午六点,天就已经黑了,夜晚的时候,天空中,从来都没有星星···就这样的朦胧的思想一直存在了很久,直到前几天,有人告诉我:这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因为四周有山,遮住了阳光,所以,房内从来都没有阳光的造访,这里的夜空,会有很多星星,只是需要到夜深的时候,因为,六七点的时候,如果站在山顶,天还没有黑,是大山遮住了光线,导致人误以为天黑了。
想来,从来不是泉州的阳光如何,而是传播的途径出了变故,除了这些,泉州的阳光也比较毒一些,因为小镇上的人都比较黑,想来是阳光照射后的成果。
泉州的水,很光滑,喝在嘴里,是一种微甜的顺滑,湿润的气候,如果不经常在阳光下照射,培养出的人应该是细润,白腻的,只是,这里的人却有着黝黑健康的皮肤。
想到这里,心头不禁微微一笑,因为,却也证明了这里的人们,也是勤劳的象征,因为,只有出外劳作,才会被晒的黝黑。
相对于东北的大汉,这南方的人,普遍的都比较矮,来到这里时,我不停地注视着每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企图发现一个比我高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可是,当千帆竟过,竟毫无收获的时候,我有一丝的失落,但是却又有一丝的窃喜,或许,这就是人的特性吧。
此时,若在北方,已是防寒、羽绒加身,可是,在泉州,我依然穿着一件单薄的秋衣,没有阳光的时候,再加一件不厚不薄的外套,如此而已。
在泉州,与阳光同在的日子,三言两语,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