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大爱诗情

大爱诗情

2013-10-22 15:51 作者:秋风苇叶 阅读量:34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著名女诗人林雪,一袭长发,会说话的眼神,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完全是一位超然于界外,淡然于世俗的女子。前年年底,有幸与林雪老师结识,第一眼就体验到她散发出的一种无法言说的气质,对于这种感觉,以为是由于心生崇拜的缘故,但看到著名作家秦岭对诗人的描述——“理性中透着淡淡的忧郁,开朗中蕴涵原始的羞涩、婉约和善良。”我才知道诗人的高贵气质不仅来源于秀美婀娜的身姿,更多地来源于那特有的和你交流的语言和眼神。

见到诗人时,她已在外奔波近一整天了,受过伤的腰椎骨钝痛不已,依然坚持着,大家得知她身患腰疾马上安顿去宾馆休息,她婉拒着,更多的时候诗人带着恬淡、释然的笑。谈起诗歌,诗人的话语多了起来,病痛好像随风而去,和缓的语调,广博的见解宛若林间溪水潺潺,让大家陶醉于诗歌独有的韵味之中。

就是这样一位弱女子,却一次次地表现出勇敢的性格。

汶川大地震,当诗人深入灾区的时候,大地不时地微颤,面对的满目疮痍比想象的还要惨烈,这里应该是男人的世界,而且是勇敢男人的世界,而一个柔弱女子来了,只身一人来了,只一顶单人帐篷陪伴着诗人,诗人每时每刻都在顽强地抵御着寂寞,抵御着恐惧,物质奇缺带来的诸多不便位居其次,周围尽是破碎与哭泣的世界,诗人寻找到一间小小的网吧时,她的眼润湿了,心中溢满了幸福。诗人平静地走进屋内深处坐了下来,这在离门稍远的座位无人敢坐的网吧里成了鹤立鸡群的风景。“战地视频”的温馨使诗人忘记了恐惧。在灾区现场。诗人承受的是别人没有承受的,诗人写出的是别人无法写出的诗句。诗人只身奔赴灾区是大慈大悲的人性使然,是诗人的社会责任的感召,是诗人外柔内刚的性格的呼唤。

为纪念“三八”妇女节,青海电视台在2009年精心打造《以诗的名义歌唱——纪念“三八”节主题新诗会》。在诗会上,诗人与同台演出藏族小歌手珠嘎和她的老师巴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诗人从提包里翻出飞越了三千公里的两支天津十八街小麻花,递给了珠嘎和她的老师巴桑。一边是友情的传递,一边是大方地接受,随同麻花的香气一起弥散开来的是友情的温馨,藏汉两个民族三个女人间盛开的友谊之花如同高原的格桑花般圣洁,在这个天下女人的共同节日里,诗人用诗歌的旋律和浪漫,讴歌女性的温柔善良,慈爱与关怀。随后的日子里,电波在海边都市与三江源间丝线般牵起浓浓的姐妹情深。诗人与巴桑老师的共同心愿就是她有机会再去青海,去玉树和孩子们一起朗诵诗歌,去看看女孩珠嘎。

可没等这美好的心愿实现,玉树地震消息撞击耳膜的那一瞬间,诗人的脑中立刻跳出两个人的名字——珠嘎和巴桑。这不是一般的情感,这是有过大悲大难经历的人特有的情感。两年前,诗人林雪曾经只身进入余震不断的汶川,在那里亲身体会过灾区那种无助、孤单寂寞与悲戚。

诗人的心飞往了玉树,可严重的腰疾拖住了她的身体,诗人只能一遍遍的电话呼叫,当一直盼望得熟悉声音从手机里传出,巴桑的一声《林雪姐》令诗人心情悲喜交织。喜的是终于有了姐妹的消息,悲的是姐妹的伤痛,放下电话,药品、帐篷、食物几个字眼一直在脑海里翻滚,我要行动,我要援手。电话再一次忙碌起来,电波传往沈阳,传往西安,传往西宁,诗人成了社会活动家,民间援助的倡议人组织者,诗人宛如一把爱心火炬,在朋友间相传,诗人的同乡诗友、药业连锁老总月冰先生的药业联合会也已行动起来,诗人成了爱心团队与玉树间的桥梁。

诗人感到做的远远不够,拖着腰疾折磨的身子走进一家家药店,买了巴桑提到的消炎药、感冒药、肠道药、退热和止痛药,还有抗生素。药品用纸箱装成一个小货箱,用特快专递发出了,诗人才稍稍缓下心来。

诗人默默地祈祷——珠嘎平安!巴桑坚强!

时隔不久,诗人林雪还是来到了玉树,与巴桑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拥抱传递的是力量,传递的是友情,传递的是关心与牵挂。

女人因爱而美丽,到此,我读懂了诗人林雪所拥有的气质。

诗人林雪,巴桑,小珠嘎,跨越千里,从海边到高原,传递的是力量。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大爱诗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