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卖书的日子

卖书的日子

2013-10-22 16:57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4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的书终于出版啦!”我捧着这本还散泛着浓浓的油墨馨香厚达669页之多的《老百官》,欣喜若狂一番之后,面对刚出版的1000册装帧精美的《老百官》,又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怅惘之中。如今出书都要自费,为了出这本书“银子”已经花了不多也不少,“动静”也弄得不大又不小。不管怎么说,我的书虽然微不足道,但字字都是我的心血!

我是一介草民、一个商人,“无利不起早”我不追逐“政绩工程”,我也从没想过要图虚名。我始终以为,书只有到了读者手中,才有可能体现它的价值;而且抛下了本钱就得收回成本,那怕“赴汤蹈火”我也得去推销完毕。于是,我躺在床上冥思苦想如何卖书?谁会买我的书?是不是要流走街头摆地摊儿去吆喝卖书?最后卖书方案终于在心中敲定。从11月3日的昨天开始,一向自诩清高的我放下自尊,重新沦为了自产自销的街头小贩,生出一种莫名的勇气去找熟悉的人卖书了。

我的书是用国内书号出版的,是上了“户口”的,能堂堂正正地在正规渠道发行,我首先想到的是新华书店。正好那里有我一个同学的弟弟,还有村文书也给我介绍了一个她的同学老吴。我去咨询的结果是所有书都是由省新华书店统一订购的,看来一时帮不了我的忙。但我同学的弟弟对这本《老百官》爱不释手,给我出了一个点子,让我先通过组织出面,到石狮去找张经理办理编目,然后就可在当地新华书店上架销售。不过我知道这种卖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试一下是可以的,但我没有多大兴趣,还是等有机会去杭州跑一下省新华书店吧!

接着我想到了当官的朋友,因为这种价格不便宜的史书只有公家才会去买。昨天中午我先跑到广电大厦七楼老钟那里,朋友毕竟是朋友,很热情。他笑着对我说:“稀客啊,你怎么不去迪拜有空跑到我这里来啦?”我说:“今天是来卖书的!”他翻看着我的书,我对他说:“这种书你们领导是没兴趣的。”老钟回答:“谁说的?我对你的系列特别有兴趣。”旁边我的朋友陶队帮腔说:“那就销500本吧!”老钟是做具体工作的,很忙!一会儿就有事了,我也不敢打扰,聊了几句就告辞了。今天中午老钟叫陶队带口信来了,让我先拿10本书过去做样书,看来老钟还是把这事放在心上的。

大小领导都很忙,昨天下午我在村里见不到书记,今天上午总算见到了,他在办公室正与大坝村二位新老书记谈事。赵书记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我是来卖书的。”他翻了一下我的书,我知道他很喜欢。因为这位书记就是能写报道踏上仕途的,我们年轻时曾经在百官大队同一个团支部做过青年工作。书记说:“那就买5本吧!”我笑着对他说:“不能多买几本吗?”他回答我:“要么买1600本,给每个村民发一本!”我知道他这已是玩笑话了,书记又说:“要不要帮你推介一下?”我说不用,这百官街道下面的不少书记、村长包括社区书记、主任我也认识。第一次卖书的成功,使我有了一点信心。

今天中午我邀陶队喝酒,谈到了卖书的事,这位朋友的态度最让我感动。我知道,在朋友面前是不能卖书的,只有找单位去卖。而我以前曾经开过玩笑,现在大家再也不要与我攀交情,一年交情买一本书,几年交情就得拿几本书。我与陶队相识十三年,陶队就得帮我卖掉十三本书。陶队不但没拒绝,反而在他的几个朋友面前积极地帮我推销,还提醒我要准备好发票。这一切真的让我很感动呵!

在这二天卖书的日子里,我拎着沉甸甸的一本样书,体验着卖书的酸甜苦辣。有朋友问我:以后是否还出书?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不但能卖完这1000册《老百官》,而且还会出更多的书,出了书我会继续卖书,哈哈……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卖书的日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