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拒绝冷漠,让爱绽放

拒绝冷漠,让爱绽放

2013-10-22 02:23 作者:顾春 阅读量:34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摘要:不久前佛山女孩小悦悦被碾的事情引起了全国轰动,而随着小女孩的离去,这一事件并没有逐渐淡去,其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传播到了海外。因此在全社会引发了一系列对道德与社会良知的大讨论,许多人在微博上呼吁人们能够拒绝冷漠,让爱绽放。从这一事件中,我们感到很羞耻,我们扪心自问:大家的良知去哪里了?司机是如此,路人是如此,冷漠的人带着冷漠的血肉和冷漠的眼睛去看这个冷漠的社会!我们的真,善,美去哪里啦?“天,真的冷了!但冷漠比寒冷更可怕!”真挚的语言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我一方面为事件的残酷而扼腕,另一方面对我们当今的教育、舆论、宣传抱怀疑的态度,希望通过我的呼吁: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唤起孩子们潜在的爱心而开锣喝道。守护、稳固、发扬孩子童真的爱性,然后去关心别人,关心世界,关心全球,让爱绽放,让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征文:

幼儿冷漠、自以为是,缺乏爱心的原因剖析:

研究表明:传统幼儿爱的教育主要以爱家庭成员为中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注重家的“小爱”的培养,而忽略对孩子“公共爱”的培养。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和行动是一个教育的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剧场,如果父母忽视对幼儿的言传身教,我们的家长缺乏爱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注重自身言行举止,随意,在孩子面前说的是一套做一套,那么就会会刺激孩子的行动神经,使孩子生活在一个懵懂的世界里,对自己的行动缺乏正确的把关,从而迷失了方向。而幼儿园的教育只是教育的另一个模式,是正面教育的铺开,但是真正能够起导向作用的还需要双方有机的配合,各方面的融合贯通,达到完美的结合,我们分析现状:

一、幼儿存在知行不一致的现象

1、教育方式欠全。幼儿的爱教育多停留在抽象说理上,缺乏实践经验,使得自控能力较差的幼儿只在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概念,难以将所知道的爱理念付诸实践,再加上独生子女的霸王心态,让更多的幼儿趋向于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中,导致爱的冷漠。

2、缺乏生活体验场景。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一个个独立体,邻里不相见,对面不交流现象成为一种漠然现象,导致幼儿与外界接触及自主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少,独立进行爱的行为判断机会逐减,加上成人的过多呵护,爱心教育未能得到反复强化。幼儿在超强的温室效应下,远离道德败坏,远离人际污秽,远离生活的原生态,缺乏正确的应变能力,让幼儿笼罩在被爱的“大气层中”,缺乏“示爱”的媒体。

3、家庭的不良影响。调查发现,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履行爱的义务和职责,有许多不良行为,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另外,孩子的助人为乐精神,孩子的爱心使然,不但得不到赞赏,反而被讥为“傻”,无意中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削弱了幼儿园的正面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也凸显:父母重私德的培养,忽视公德的培养这一偏颇现状。

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来说,提高孩子的情商,给孩子们爱的教育,实际上是帮助他们填补情感空白,让孩子正确面对现代生活的节奏、压力,幸福、自信的生活,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能力强的一代新人。

二、培养爱心教育势在必行

一次次社会冷漠行径的曝光,既是对社会爱的遗失的谴责,更是一记重磅炸弹对社会进步的警钟的敲响,培养孩子的爱心教育势在必行。爱心教育的大范围的宣传和普及,是培养孩子诚实、富有同情心、受人喜爱和尊敬的基础。通过教育,让孩子懂得如何面对现实,正视困难,控制情绪并能够很好的解决困难,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随着社会要求的提高,对儿童爱的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如果说,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才能使某种能力得以发展的话,那么在幼儿期的教育对爱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早期教育熏陶下的孩子是能力超群、情感丰富的。相反,没有受到良好早期教育的孩子则是能力有限,爱心贫乏的,是井底之蛙,没有远见和卓识的。

三、幼儿园是培养“爱心教育”的摇篮

我们一贯倡导: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体作用和谐相结合,师幼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的核心地位。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幼儿生活的快乐与充实,关系到幼儿智力和爱的教育有机融合。

1、《纲要》重申教师是引导者,师幼关系如何关键在教师,老师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孩子的行动方向,教师的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帮助他人,孩子都会在你的行动中潜移默化引导他们。有一次,孩子流鼻血,我轻轻地把餐巾纸若成细细的一团,塞在孩子留血的那个鼻孔中,然后又用餐巾纸擦掉鼻外的血迹,然后让他休息。偶尔一个孩子又流鼻血了,孩子们忙着帮我拿餐巾纸,给孩子端椅子,还督促孩子抬起头,休息。通过这一则小实例,我信任孩子的能力,对孩子从不高高在上,用友善的、分析的、积极的心态和孩子协调沟通,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正确对待幼儿周边发生的事态原因,教导他们退一步,海阔天空;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独乐乐不如与人同乐;教导孩子以乐观的心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步,快快乐乐享受生活的真谛。

2、和谐的、友好的幼儿之间合作关系得益于孩子的一生。教师在幼儿之间只是起到疏导、引领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孩子自如的表达和理解感情,与人相处要友爱善良,尊重他人,要同情和关心小伙伴。今年上半年,我班的王平平小朋友,因为生妈去死得早,孩子生活可怜,大家都有意无意的借她彩色笔、本子,给她零食。有一个还孩子悄悄地把家里的储蓄罐里的钱都给了她买学习用品。还引起家长的疑惑。我想:这一时期孩子所培养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最初的,但往往也是最深刻的,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社交能力和处事态度。孩子的爱心的巩固、加深,会在他一生中留下爱的种子。

3、在爱的教育中培养爱的相互性是非常重要的。爱是付出的,同样爱也是获得的。教师在教导孩子乐观人生态度的同时,也应帮助他们树立足够的自信心,要坚信获得帮助和付出同样是快乐的。

1.爱的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利用晨间和户外活动进行爱的教育。在晨检时,提醒幼儿主动和老师、保健医生问好;在户外活动时,当幼儿碰到困难需要教师帮忙时,教师可要求他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当然教师也不要忘了及时回应,教师不要做作,真心回应孩子的真诚问候,同时不忘给孩子小小的关照,例:整整衣服,摸摸小辫子,随手帮孩子擦鼻涕,提醒孩子系好鞋带,下雨天,帮家长从电瓶车上接下孩子等等。

利用集体教育活动进行爱的教育。把爱的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活动中,如在语言活动中,通过阅读、看图讲述、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同时认识到爱的特殊作用。最有代表性的:《阿凡提的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小青蛙和乌龟》、《会游动的小岛》等等,让幼儿在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中领略做好事的快乐,领略被帮助的无限光荣。在社会活动中,提出“同伴摔倒了,我们该怎么做?”等问题,让幼儿进行讨论,从而化作心灵的感受,用彩色笔勾画出自己或他人快乐的心态,更好地享受爱的付出与回报的喜悦。

利用在游戏进行爱的行为训练。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为幼儿获取爱的理念提供了可能性,我们要结合游戏活动进行爱的行为稳固、加深。游戏首先使孩子感到愉悦、好奇,而这种感觉,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途径。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爱的美德,什么是爱的遗失,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爱的行为准则,不断提高爱的醇厚性。如玩“开火车”音乐游戏时,因为许多孩子连在一起,幼儿会发生摔倒、推挤等情况,因此,让幼儿自己处理事情的因果关系,增强感性认识和体验,达到大家对爱行为准则认识的一致性。

2.在创设情境模式中,演练“爱的”和谐剧。

幼儿园好像一个微型的“社会”,时常会遇到各种涉及爱的情境模式。如饭前幼儿都要去洗手、喝水等,经常会出现拥挤现象,教育幼儿学会等待,学会礼让。美工活动中常会无意手受伤,学会相互帮助,简单包扎。体育课中,幼儿会行动失控摔倒等等,让幼儿知道第一时间帮助朋友,朋友会很感激,自己也会因帮助了别人而感到欣慰。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利用小品、情境表演等创设情景,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通过暗示、提示、活动等主动刺激幼儿做出相应的爱的反射,欣赏、表扬孩子爱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大家的尊重与满足。

3.让爱的教育架起家园合作之桥。

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带有“偏执狂”,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四过”: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使“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更缺乏爱的意识的孩子出现,这是我们的过错。因此,家长必须重新审视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理念,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爱的教育,让家庭教育先驾起扬帆的历程。

有效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应以身作则,家长是幼儿模仿的启蒙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把幼儿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首先自己必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如家长与人交往时,要自觉履行爱的操守和诺言,懂得尊重别人,懂得关爱老、弱、残人,要注意发挥幼儿的榜样作用,有意识地讲一些优秀儿童爱心的故事,要求孩子把这些人作为榜样,并把孩子的爱心、好事画成张张贴画,让人参观,或适当表扬。

幼儿的爱心意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由零碎到系统潜移默化发展、巩固起来的。幼儿期的爱的形成还处于朦胧阶段,需要不断的加深、巩固、演练来达到。幼儿对自己、对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行为和言语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价,更何况幼儿模仿性强,俗话说:猫生猫,狗生狗,生只老鼠会打洞,因此,父母爱心遗失,家庭成员之间不友爱、不尊重的行为,对幼儿爱心的形成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幼儿对爱的理解,是通过父母、教师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获得。再加上幼儿的可塑性强,随着环境的变化,情景的转变而变化,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幼儿爱的教育的形成期的教育,让幼儿在教师、家长的爱性感化下,努力获得行知上的认同,达到知、行、情、意的完美结合。从而让爱的绒花绽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王瑾:《探析家庭教育对幼儿良好社会公德的培养》《论文网》

郭燕娜:《幼儿社会公德教育点滴谈》《论文网》

韩冰:《早期教育与幼儿情商的培养》《论文网》

郭家铭微博:《决绝冷漠,关爱你我》《论文网》

相关文章关键词

《拒绝冷漠,让爱绽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