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别了,我的青春的伙伴

别了,我的青春的伙伴

2013-10-27 01:30 作者:残阳 阅读量:32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别了,我的青春的伙伴

昔日的闺蜜某公司金牌销售员辉打电话邀我去逛街,我们难得在一起,听到她的邀请自是非常欢喜,于是,抛下丈夫欢天喜地和她一起逛大街去了。

辉,依旧是短卷发,装扮也很大方:身着一件灰色嵌边的细羊毛外套,里面是一件白色印花T恤,下身一条牛仔裤,一双黑色高跟皮鞋,拧着一个黑色花纹的小皮包,外表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见到我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亦如从前一样,透着久违后真诚的笑容。忘了我们相见的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了,两人说说笑笑地朝马路走去,我说:“你想去哪?”辉说:“去株百吧。”我说:“那我们坐19路车好了。”“干嘛要坐19路?打个车不就完了,我还懒得过马路。”辉不以为然地说。“19路,2元就可以了。”我还想解释,辉一笑,手一扬,一辆的士就停在我们两的身边,我和她先后坐进了的士,向株百驶去。

在株百门口我们下了车,原以为她是去株百,哪知她说:“去千金。”我心里咯噔一下,千金服饰在我眼里是一个女性消费颇高的品牌专卖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还从没有造访过这里的。心想:反正是陪她逛街。于是,什么也没说跟着她走进了千金服饰。

我们一边小语一边观看着两边装饰得各具特色的服饰店,看上去很随性,信步中她走进了一家店铺,我一看,这里的服饰适合20~30来岁的女性,我托着她往外走:“走吧,这里不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穿。”辉一把拂过我的手语气有些不快地说:“你别拉我,这有什么?你不也穿的不像这个年龄的。”那一刻,我楞了,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我知道,那轻轻地一拂,已经将我们生生地隔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了。果然,接下来的闲逛,我就像一个跟班一样,她试穿衣服,我就坐在长椅上,像观看电影一样,看她在我眼前试穿着各种衣服。静静地,有点傻气。看见一个中年男人陪同一个中年妇女也在看衣服,那女人看中了一件黑底大花的连衣裙,颇为兴致地穿试着,那男人和我一样,在一旁傻傻地看着,至始至终我没有听到男人给出的一丁点建议。那女人在镜子前左照照右看看,回头看了一下那男人后,脱下衣服走了,估计,是那男人给了她否定的表情。突然间我理解了男人陪女儿逛街的心情。男人知道很多时候,女人逛街不是为了真想买一件衣服,而是想体验一下别样的美丽,感受一下男人眼中欣赏自己的那种惊艳的光芒,当然也不乏享受一下男人慷慨的豪侠气概。故此,男人总是淡然一笑之,看的多买的少……

辉很惊异我为什么不喜欢逛街了。“女人不逛街,就失去了很多的生活乐趣了。你原本是一个极其讲究生活的,喜欢打扮的,怎么变得不爱逛街了呢?”对辉的疑惑,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或许如辉所说的:“你已经老了。”想从前,我和辉逛街,在大街上吃烧烤,在服装大市场讨价还价地买一些质地不错但价格低廉的衣服,而现在,彼此除了外表没有什么变化外,我们再也找不到共同的话题了,辉说:“买衣服是为了品味生活”而于我来说,衣服不过是温暖身体罢了。两个人就这样各怀心思地在女性万千的服饰中游历……

走出千金服饰,两手空空向王府井上的巴西烧烤去吃饭,这个地方是我选择的,我本想请辉吃饭和她一起享受那种宁静而温情的环境,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的故事。辉抢着买了单。我夹了两份吃的,端了过来,谁知她说:“你弄你的好了。”那一瞬间我又傻了。我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坐下来拿起刀叉吃了起来……

我和辉对面而坐,想起曾经两家人吃饭的时候你来我往的在一个菜盆里津津有味地吃着,特别是女儿和辉一段最经典的对话,至今让我们开怀,心里还是暖暖的。

辉不断地说这里的烧烤已经变成了湖南菜了,什么都不新鲜了不地道……我笑着说:“我想和你在幽静温馨的环境中说说话,享用午餐……”其实,我在心里更想说的是:我多想找回从前无话不谈的闺蜜感觉,可是一切都已经过去……

午饭后两个人继续着闲逛。辉听我说逛街让我理解了男人陪女人逛街的心情了,她的心情也变得没有了兴致,说今天不买衣服了,心情不好,再美丽的衣服也没有了感觉;心情好,什么衣服上身感觉都好。我后悔对她说这话,但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来了,我想她也感觉到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或许是想缓解一下我们彼此的陌生感吧。她向我说起她身边朋友的一些事情,仿佛这样才能维系我们之间继续的旅程……

回家后,脑海里全是我两逛街时的情景,我突然间迷茫了,究竟是我远离了这个社会,还是我已经洞穿了这个世界,变得简单透明不知就里呢?很多很多片段如雪片一样向我飞来,充斥着我的大脑,让我窒息……

前些日子,老同学燕姐邀请我去吃饭,说是同学小聚一下,我婉言拒绝了,晚上,她又打电话给我,让我赶过去唱歌,说是点了《同桌的你》不会唱,一定让我过去唱,我笑着没有答应。燕姐生气地关掉了手机。其实我和燕姐也是高中的闺蜜,她结婚的那会,还是我在帮她做内务主管。她怀孕的时候,我正好在技校读书,她还专门请我去她家过了一次“头伏”,我第一次吃“黄焖土鸡”就是她做给我吃的;第一次知道怀孕的时候多看漂亮的宝宝画像,孩子会长的美丽帅气的,也是燕姐教我的。同学30年聚会后,我们再一次相逢,很多次小聚,燕姐很真诚,但我也觉得我和她之间有着一道很深的裂痕。燕姐很豪爽,出手也很大方,而我却不可能如她一样。我知道燕姐对我很好,我能感受到,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只能若即若离……记得燕姐问我一句话:你既然和同学没有什么来往,你干嘛要那么积极地组织同学聚会呢?我笑着告诉她:是为了续一段曾经的缘吧。

燕姐不会明白的,当初积极地组织着同学聚会,是因为我常在梦中回到我的学校我的教室,回到我的同学中,无数次梦中和同学一起嬉闹,重温着学生时代亲历过的事情,那一张张笑脸,总在我的梦中萦绕,特别想见的是A,很奇怪他总在我梦中出现,每一次都是默默地,从不说一句话,而我总是会问他:你好吗?而他总是头也不回地走了。还有一些同学,摸样儿是那样的清晰,我和他们打架、扫地、做作业……一切的一切就如同昨天一样,而我已经和他们分别30年了,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如同那一句诗词: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渴望重逢渴望对他们说一句:你好。于是,怀着一份特别的情愫,我投入到了组织同学聚会中。然而,同学聚会后,我见到梦中想见到的人,却发现,我们早已经不是当年16岁的那个人了,30年的时光,如天鉴一般,我们从儿时的两小无猜到此刻彼此的陌生;很多很多儿时的脸庞已经不再青春,依稀中寻找那熟悉的轮廓,发现,梦已碎,但情未了。于是,我用尽自己的心思,制作了同学聚会的影碟和画册,将自己对同学的一份深情尽数地倾注在里面了,只为了忘却的纪念,而后,将一切深埋在心中遥祝……

和文坛的几个好姐妹常常会小聚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总是找不到那种合群的感觉。我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文人,虽然我也写着文字,但我的文字与文学无关,那些所谓的文学者们也不屑我的文字,就这样,我在文字的边沿游历,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彷如天涯孤旅,那种痛苦又有谁能理解呢?于是,我千方百计地想逃离,但割舍不了一份份真挚的情谊。其次,每一次小聚后,他们就是打麻将,而我每一次都是一个人静静地离去……次数多了,对小聚也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感觉和她们也是若即若离……

去年有一段时间,遇到了袁姐,她邀请我去青少年宫的山上唱歌,我去了几次,全是一些老头子老太太,我试图想让自己融进去,可是做不到,去了几次后,我还是选择了在家……

公司的同事让我加入他们的舞蹈队,每天晚上跳广场舞,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可是,当我走到广场的时候,看见那些大姐们,我的脚就像钉了钉子一样,怎么也动弹不了,一次次地对自己说:走过去,和她们一起跳舞。然而,脚像焊了铁钉一样,怎么也迈不出那一步。最后,只好败兴而归,过着每天在家独自舞蹈的生活……

一个个碎片清晰地在我脑海中翻腾,我在朋友们眼里是一个另类,而他们在我的心里,成了永恒的记忆。究竟是我有病,还是我已经被社会抛弃了?

仔细想想我的世界,每天买菜做饭,空余时间坐在电脑前,敲打着自己喜欢的字句,演算着旁人无法理解的数学,在小学奥数与初中数学的海洋中游历着。星期六迎来了我的学生们,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开心的周末。闲聊的时候,和孩子们海阔天空地侃着,那一张张纯洁的脸庞,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我在这个世界里畅游,简单而又纯净。

或许是这个世界里有我的尊严与价值,人喜欢一件东西,一定是这个东西给了她愉悦,或者是价值感。

或许是这些年的独自一个人在家养成的习性?孤傲冷清?想一想整整7年了,我守着每日菜场——家的两点式生活,一张冰冷的电脑屏幕,成了我与外界联系的全部,还有我的学生。我给他们上课,很享受,那是我一周唯一能面对面与人交流的时光。

更或许是我已经习惯了孤独吧。孤独是一种兽性,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渴望与现实不可相容时所产生的抗体。

当我静静地梳理着这些片段与情绪时,我的内心充满了伤感,我知道,曾经的伙伴与闺蜜,都已经成了我记忆中的朋友了,那些逝去的岁月,永远也不可能渡我趟过心灵的河,重回曾经青春年少的梦境中,别了,青春伙伴!

梦已碎,那堪回首。别了,我梦中的青春伙伴。

2011-11-5

相关文章关键词

《别了,我的青春的伙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