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己其实不难
2011年大年初二,我同妻子一同去了文殊坊。
节日里的文殊坊,人山人海热闹无比。有唱歌的、跳舞的,还有耍魔术的、变脸的,当然,人气最旺的要数几位书画家正在奋笔疾书的艺术品拍卖现场,令热心观众赞不绝口。
从小喜欢写写画画的我,一见这样的场合,自然兴奋极了。于是就站在一个叫宋老师的旁边,用心地看他写字。
宋老师中等身材,五十岁左右,满脸笑容,他说他是四川书法家协会的,在我看来,他的字的确写得苍劲有力。看了很久也不想离开。于是,我红着脸、鼓着勇气跟为他打下手的老大爷说,能不能给我一张纸、一支笔,让我写两字。因为我来自乡下,从小就非常喜欢写字,可从来没有人为我指点指点。今天有幸,想让现场的老师为我指点一下。人家也很通情达理。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他们找来一张废纸,再裁成两尺长巴掌宽的一截,放在我的面前。再把香喷喷的墨汁到了出来,最后宋老师也把他手中的一支上等的大狼毫递了过来。这时,我才感到脸红心跳、手脚无措,心想,从来没在大家面前写过字,写得不好,岂不丢人现眼吗?妻子也示意我尽管放弃,免得别人笑话。
可固执的我转念一想,人生绝好的机会本来就少,把握不好,稍纵即逝,如果失去了,或许,这辈子就永远失去了。再说,就写几个字而言?别人写得好就应该值得人们去学习,自己写不好,如果有人指点,这是天大的好事,没有什么不好?于是我继续厚着脸皮、红着脸,在香味浓郁的宣纸上,战战兢兢地快速地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几个大字。
“哇,好快呀!真是一挥而就!”围观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
“高手就是高手!高手自在民间!”有的人总是喜欢往好处说。
老实说,我的字虽然写得龙飞凤舞的,但章法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令在场的书画家们大吃一惊。
“字还是有点草书的味道!不错!不错!不过,缺点就是,字写得太快。”宋老师开口了。
“肯定不只练了一天两天的功夫!只不过,还是缺少点,草书的行云流水般的俊美。”打杂的老大爷跟着说。
再后来,宋老师干脆也挽起衣袖,拿起大狼毫,在一张崭新的宣纸上,同样地写下这几个大字,边写边讲,一笔一划都说出了个为什么来,这让来自乡码头的我,大开眼界。大家就是大家,大家写的字,字字写得得心应手。字字写得力透纸背。
当我转身再仔细看了自己写的字时,一张饱经风霜的老脸,在众人火辣辣的目光中越来越红……
这也让我记起两件陈年旧事。
一次是,在2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自己刚到成都打工。一日下班,去九眼桥夜市闲逛,在地摊上,看见一个卖字画的,见他和颜悦色地对待过往行人,于是我就硬着头皮、红着脸迎上去胡诌几句,胡吹自己如何喜欢写写画画,目前只差老师指点迷津,卖字画的听后热心极了,连忙送上一本厚厚的郭沫若书法作品集以及几本褪了色的书画杂志。然后收拾好地摊,带我去见了他的老师。在不大的起居室里,一杯清茶过后,他们便似文人雅士般的高谈阔论,什么八大山人,什么扬州八怪,什么颜骨柳筋,都是我第一次听说。临走,两位老师都说,以后欢迎我常去,只是下次去的时候,不要忘了带上习作,好让他们“大开眼界”。可回到家里,我才觉得有点难了,我连一支真正的大狼毫也不曾见过,一张3尺开的生宣纸也没买过一张,哪有习作拿去让老师过目?于是,就这样与这两位热心的老师擦身而过。
另外一次,是在十多年前,在岑学恭老先生的80生日宴会上,国内外知名书画界名流,高朋满座云集成都,可自卑的我,在杯盅交错间竟没底气与人交流。倒是大方的书画家们纷纷递上名片,叫日后抽空多加联系。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自己常常以忙于生计为借口,一直未与其中的一位书画大家联络至今。
想起这些,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好在今天的自己,人到中年,一张老脸也不知何时被岁月的风霜打磨得厚了起来,从心底里,根本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胆子也较从前大了许多倍。要不然,今天也不敢在大家面前,当众献丑。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确较从前轻松了许多。我猛然觉得,自己年轻时,实在是想得太多,要是早一点象今天这样,胆大一点,诚实一点,谦虚一点,多好。
我想,一个人要想战胜自己,只要有勇气,其实不难!
(2011-10-21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