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主的悲剧
南唐李后主李煜传奇的一生,可谓跃宕起伏,大起大落,他先前蜜罐里的生活和以后牢狱里囚徒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照,这可以从李后主为我们我们存留下来的词赋里找到答案。因为在这迥然不同的时期里,他的作品几乎判若两人。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李后主的笔锋,不得不从四平八稳的温柔乡里游离出来,直抵他流血的内心和破碎的覆水难收的山河。
李后主悲剧的根源,错就错在他坐错了屁股。本来性情中人、风流倜傥、多愁善感的他,应该可以成就他天才的写作事业,在无限的风花雪月里,在娇妻爱妾的左拥右抱里,至性至情地倾诉着他的奇思妙想。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本来是坐在诗人位置上的李煜,却偏偏坐在了万人仰慕的龙椅上,这一坐不要紧,不但毁了大好山河,而且还因此丢了身家性命。由此史学家们推测,如果不是李煜坐错了屁股,那一派和煦春光的小南唐,这不至于如此之快收入北宋赵匡胤的囊中。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与世无争、整日云里雾里的文人李煜,拱手把小南唐的天下,让给了农民出身的大字不识一个的赵匡胤。
不论从何种角度讲,李煜都是一位风流才子或文弱书生。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文学青年,身体里却流淌着皇脉的贵族的血,继而阴差阳错地坐在了南唐的第一把交椅上。面对唾手可得、金光闪闪的皇冠,李后主并不为之所喜,他依旧他的溢香软王,他的风花雪月,他依旧抚琴吟诗,赏花赏月。对权力没有任何野心的李后主,依旧用他的神来之笔,勾勒着对人生的无限梦想和渴望,他天生就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因为他不懂得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正因为李后主缺乏谋略和政治的野心,所以才在北宋大兵压境时束手无策。可以这么说,在政治权术和治理国家方面,他几乎是一位低能儿的弱智。这可能是文学的天才,埋葬了他做为一个政治家必须具有的素质,而舞文弄墨之人大多心慈手软,不大可能在强敌劲旅面前下狠手。这就决定了李后主后半生屈辱悲惨的命运,而正是这种屈辱绝望的生活,是他成为诗人李煜的不可或缺的基石。因为人们耳熟能详李后主的绝品,几乎是他在遭受牢狱之灾后吟哦而出的,滴着泪也滴着殷红的血,让人过目难忘。
小南唐最终败在了李后主手里,李后主偏安一隅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当他和众多的大臣家眷被押往大宋的京都时,不知这位沉湎于声色和词赋的昏君做何感想?那应该是万箭穿心、痛不欲生的感受吧?然而这只是悲剧大幕的徐徐拉开,因为当李后主成为人家案板上的肉,被狼狈地囚于一室,这为曾经风光无限、纸醉金迷的败国之君,才充分体验到了什么叫生不如死。在失去自由的成为阶下囚的漫漫时光中,追忆往昔,李后主肯定是断肠之人了。特别是自己的爱妻美妾,被悉数掳去,做了赵匡胤后宫的嫔妃,供这位农民土霸王淫乐,李后主的心能不流血吗?能不碎吗?江山保不住还在其次,连自己深爱的女人都保不住,他还算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男人吗?然而正是这颗破碎的绝望的心,在幽禁的岁月里开始了无声的呐喊。李后主许多闪光的不朽诗篇,就是在这个时期奇迹般完成的。
然而大宋皇帝不可能让李后主的生花妙笔摇曳得更久,因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宋政权一个潜在的威胁,于是赵匡胤毫无犹豫地消灭了李后主的身体。只是这位不可一世的农民土霸王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日后的浩如烟海的史册里,这位手下败将的李后主的知名度,并不比他这个真命天子逊色,这或许是命运对李后主另一种的慷慨馈赠吧!一个万人之上的国王倒下了,一位天才的诗人却从血泊中站立起来。历史有许多惊人的相似,有许多说不清的盲点与黑暗。我们应该记住的是李后主的词赋,那是闪耀在历史长河之上的绚烂的流泪的烟花。14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