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
赵局总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昂着偏分头,迈着八字步,春风得意。
可最近,却不一样了。赵局的眉头紧锁着,心事重重。职工们私下嘀咕,头儿烦着呢。见了他,都躲着走。
赵局刚走进办公室,小李就挤了进来,挤眉弄眼地说,赵局,俺舅给你打电话了吧?这次人事调整,我想留在城区。
哈哈。赵局暧昧地笑着说,知道,知道。
小李刚走,小刘又来了。小刘甩来一根烟,晃悠着膀子说,俺姑父说了,不让我下山区。
哦。赵局频频点头说,组织上会考虑的,耐心等着吧。
农技中心的小王也来了,一脸苦相地说,赵局长,您是知道的,我的妻子瘫痪在床,小儿智障……
赵局的脸就冷了,一拍桌子说,只知道让组织考虑你的困难,你考虑过组织的困难没有!都像你这样,还怎么开展工作?
静谧的夜晚挤走了白天的喧闹,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渐渐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赵局两眼发涩,疲惫得不想睁开。这时,电话不合时宜地“叮铃铃……”响了起来。他抓起电话,懒懒地问:“谁呀?”
“我,有一件事,你务必要办好:小张的工作,不能调离城区!”咣铛,那头把电话挂了。赵局睡意全无。这样的电话,今天是第五个了——张县长的,李书记的……全是得罪不起的县级领导。城区附近,就这么几个单位。按核定的编制,多出的人员,要调往山区。虽然山区缺员,可谁也不愿去。有关系的,有门路的,都在寻人说情。谁去谁留呢?赵局的头像裂开了似的疼了起来。
和谐吧,和谐吧,不出事儿就好。赵局这么念叨着,就睡熟了。
方案出台后,赵局赶紧派人去基层,进行民意测评。反馈的意见是,该调走的留下了,该留下的却调走了。
下属单位,情绪激愤,意见很大.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摆平。赵局的脸上才焕发了容光,昂起了偏分头,迈起了八字步……
得意没有多久,赵局突然接到一纸调令:去某单位任主任科员。手捧调令,赵局懵了。
事后,赵局才知道,搬倒自己的人,竟是农技中心的小王。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工,哪来这么大能耐?赵局回想起来,还依稀记得小王出门时的一脸无奈和绝望。
多方打听才得知,刚调到市委的组织部长,是小王父亲的老战友。部长听了小王的哭诉,很是气愤:人事调动,怎么能不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呢?太混账了!
问清来龙去脉的赵局,带着大包小包,专程去了趟省城,回来后又春风得意起来——昂着偏分头,迈着八字步……
可是,人们始终没有看到赵局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