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福州小记

福州小记

2013-10-24 22:24 作者:古心静典 阅读量:36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最早在郁达夫的《炉边独语》里阅读福州,有《福州的西湖》。因为去过几次杭州的西湖,觉得它的山水灵韵,淡妆浓抹总相宜,亦言不尽它的万千姿容。而福州西湖呢,达夫未尽其妙,最后用楚楚可怜概括之,信然?

这次出差,因为是福州,便欣然前往了。因为这里有三坊七巷,还有林则徐、严复、林觉民……

达夫又在《闽游滴沥之二》云:福建印象有四,第一山水,第二少女,第三饮食,第四气候。

想必是一派葱茏而又情趣盎然之地吧。

带了一本《彷徨》,一本《最美的词》,在古典和现代的文字里缓缓而行,而动车却是疾驰的,从沪到福州慢车要十七小时,而动车仅七个半小时。

终于见到了黄河浪深情的《故乡的榕树》。

我们住在梅峰宾馆,与西湖和左海公园公几百米之遥。

穿过左海,走过博物馆、美术馆,最后来到西湖。现在的西湖正是人间乐园,舞者、歌者、静坐者,每一个来西湖的人都可以让心有一个快乐的去处,这实在是好。走过一遍,确实与杭州西湖相比,只能用楚楚可怜来形容它。

我喜欢晚上的西湖,热闹里有宁静的去处。感谢邂逅的李大姐,她的善良温和的指引,让我感受这个城市的友好和厚道。

最重要的,西湖公园有林则徐的塑像。他让温暖的西湖多了一份铮铮之气,这气也弥漫在每一株巨大的榕树的枝叶间。

是写长篇《中文系》的宁德人李师江让我对三坊七巷有了郁郁勃勃的好奇心。

走过很多的步行街和各种各样的路,三坊七巷是独特的,它路边亭的招牌多是匠心独运的。

最急切的是先去澳门路那边瞻仰林则徐。他是福州这座城市的灵魂,因为他虎门销烟,因为他伊犁戍边,因为他“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因为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因为……

如果说温泉的水柔软了福州人的肌肤,而林则徐则强健了福州人的灵魂。

这一条南后街两侧的三坊七巷,朋友们百度可查之,这奇巧完整的明清建筑再一次印证我国古代艺术的恢宏而又细致。而我寻访的更是一种精神,一个城市的气韵。

在严复故居,我看到了四壁的照片、资料,更看到了中国人在鸦片战争后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赤子情怀。严复1877留学英国,培养了自己深邃的学养。甲午战争后,内心沉痛,开始发表政论文章,翻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警醒人们启蒙人们。

非常难忘一组照片,尤其是汪辜会谈的辜振甫先生的妻子严倬云女士,她原来是严复的孙女,而严复的另一个孙女严倚云是台湾著名女作家,这让我很震撼,这亦是虎祖无犬孙吧。

站在南后街的尽头,回望林则徐纪念馆,又一转头进入杨桥路86号,林觉民故居(同是冰心故居),蓦然觉得,是豪迈的气息从南后街的那头延续到了这头,也从清代延续到了民国。

宅院并不大,林觉民在这里与妻子陈意映生活并不长,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时光亦少。东渡扶桑的林觉民以“少年不望万户侯”的情怀走进了推翻旧世界的浩荡烟云。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热血,更是他的柔情,他的《与妻书》让无数的中华儿女读之潸然泪下。

又听到了任志宏的声音,如同在鲁迅纪念馆听他朗读《秋夜》。这个声音如神祉,在那样的时刻忘记了尘世所有的不快与怨愤,只愿那一刻一个人天荒地老。

冰心深情地记述过福州,也记述了她对这座城市的眷恋:“福州在我心里,永远是我的故乡,因为它是我的父母之乡。我从父母亲故里听到的极其琐碎而又极其亲切动人的故事,都是以福州为背景的。”

冰心也曾游历天下,《繁星》、《春水》皆剔透之心,而这故居,与林觉民构成刚柔相济的福州之魂,实在让人感叹。

言犹未尽,因为白日的劳顿,晚上偶置一酒,以图安睡,竟没去泡一次“官汤”或“民汤”,这是一份遗憾。

当所有的劳顿之后,我亦喜欢这样的情境:浴罢半瓯茶乍试,归途凉趁日初昏。

相关文章关键词

《福州小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