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三十四)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三十四)

2013-10-23 06:56 作者:北吹 阅读量:26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支援农业第一线,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这在当时是喊的最响的口号,事实也是这样,各行各业都在全力支援农业,但农村的机械程度却非常低,基本全是手工劳动。

1972年5月的一天,新仓公社大利大队,分配到一台“东方红20型”中型拖拉机,因无遮阳棚,故来我厂配装,我眼看着机手把拖拉机停在场地上后回去吃饭,我就跑过去坐了上去,并仔细的看了一会儿,从身边拿出钥匙,用线头短路法起动了它,并推上挡位在场地上开了起来,那时真高兴,边开还边鸣喇叭。

这时在镇上吃饭的机手和单位的同事都跑了过来,我见机手来了,就要紧关掉发动机下车,但他们却有点奇怪,我是怎么发动的,怎么还会开它,其实我胆子很大,平时座汽车常看驾驶员在怎么弄,很想有机会也开开车,那天刚好给了我一次机会。

也可能是由于这件事,6月中旬Z主任叫我和X某某去修拖拉机,因根据县里要求,平湖整个地区分五个片区,由每个片区负责修理片区内的农机,(当时主要修,拖拉机,柴油机和水泵),以前全由县农机厂修理,为减轻县农机厂压力,减轻农民负担,及农忙时抢季节争取时间,县里下了决心,要培养地方技术力量,来对付不断增加的农机设备。

来我单位做技术辅导的是,县农机厂的陈师傅和沈师傅,陈师傅比我大12岁,是六级钳工技术很好,他虽是X某某的亲舅舅,但他提出要来带我,当时我曾对陈师傅说:“你去带你外甥吧”但陈师傅说:“不!我一定要带你,把你教会后,你再去带我外甥”我当时对陈师这举动从内心里感动,心想陈师傅宁可把技术先传我,而不先把技术传给外甥,也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重。

沈师傅是浙大内燃机系68届毕业生,有很好的理论水平,他带X某某,在我们确认师傅后的第二天,开始上理论课,第四天农民送来了一台永康产的,手扶拖拉机要修理,他们是广陈公社的,(我们要修四个公社的)但我第一次修,就出了事,由于心急我在装活塞肖时打坏了一只活塞,当时我真恨自己,怎么会这么不当心,第一次修就暴露了我的粗心,陈师傅看出我心情,对我说:“弄坏东西不要紧,要紧的是接受教训,避免下一次再出现类似情况,”最后他叫农民又去买了只新的装上,因我的过失,免去了农民5元钱的修理费,这也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工作中的失误,它对我的印相太深了。

经过这年的农忙后,我技术进步很快,但我向陈师傅提出我要看,目前农机具方面的书,陈师傅听后很高兴,并和我一起去了平湖农机局,我只记得局长姓王,60年代大学生,上海人(后不久他调上海仪表局去当领导)他听说来意后非常热心,叫我在他的书架上找,我当时好像拿了七八本书,回来一有空就看,这些书对我后来工作帮助很大。

这年冬修过后我向陈师傅又提出了个大胆的要求,我要修中型拖拉机,因根据当时要求,中型拖拉机一律有县农机厂修,陈师傅说:“我相信你,我也从未修过,但不要紧,你修不好我会叫平湖厂里来人的”在陈师傅的鼓励下,我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三十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