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天下至幽青城山

天下至幽青城山

2013-10-23 15:12 作者:许明亮 阅读量:24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素有“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峥嵘嶙峋,幽静灵秀之气溢满青山,更有神仙常聚地和道教发祥地的美妙传说,散发着幽美而神奇的诱惑。

青城山座落在都江堰市城南十五公里处。经过巍峨壮观的奎光塔,便进入了绿树葱茏的林间夹道。远处危崖,高插云天,乳白色的云纱飘浮山腰,漫山被春风抹抹绿了,偶尔,也见到一道道橙黄散落其间。一路上都见得到山泉流水,不时还见得到几个放牧人出没于云雾缭绕的丹崖翠岭之间。

遥望青城,苍翠欲滴的青色城廓尽在林遮树锁中。铺绿叠翠的山峰如龙腾虎跃、骏马奔驰;似雄狮起舞、巨蟒腾空。在春风里似乎显得格外精神。青城山宏伟壮丽,古朴典雅,门柱上的楹联“天开碧嶂迎双履,人到青城笫一峰。”表达了有“神仙都会”美誉的青城山对天下游人的迎迓之意。

过了长生宫,经蜀后主刘禅的“赤城阁”,沿进山大道前行,不久,便到了山口碑坊“西蜀第一山”放眼环顾,千峰万仞若隐若现,朦朦胧胧隐没在那郁郁葱葱的林海里,氤氲幻化的云雾中,满目墨绿的山色,绿得流油,绿得耀眼,绿得心醉。然而,其意幽然,其境清矣。大自然的生花妙笔,深浅相宜,浓淡相间,将一幅巧夺天工、耸挂天际的水墨画卷展示在游人面前。难怪古人在此留下了“云作玉峰时北起,山如翠浪尽东倾。”的妙句,这便是对青城胜景的真实写照。

绕过山石草亭,攀着木梯栈道,穿达飞珠泻玉的瀑流。踏上曲径丹阶,石级小径盘旋蜿蜒,逐渐消失在白云深处。而峭然凌空的丈人峰,青黛参天。云遮雾绕,宛若仙人腰间飞舞的飘带。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游于此,留下了“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瞬息万变的云雾,为青城的山水丛林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刚才,东山还挂着太阳,转眼,霏霏细雨就下了起来,眼前的山宛岩含羞妩媚的少女,缓缓掩上了蒙蒙的雨纱。登上平台,这里苍崖笔立,老松掩映,奇山异草,点缀山岩,如画屏,以彩绣,古趣洋溢,诗意盎然。游人仿若置身于画图之中。松林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令人熏然欲醉。眼前,苍山巍峨,雄鹰翱翔;耳畔,鸟声啾啾,虫音唧唧。这天然图画给人以深邃、蓊郁、幽静之感,人们的一切尘世烦恼全都溶代在这粗犷、质朴的美和浓重、深沉的绿之中了。

经驻鹤庄,绕冷然亭,过凝翠桥,便至三山环抱、两溪夹流的天师洞。风韵独具的天师洞,是浑然青色的清代建筑。飞檐角兽,绘栋彩梁,周垣陶瓦封顶,铜钉朱漆殿门。殿中天师塑象横眉怒目,仗剑降魔,神态威勇。

三清殿前,一株粗约十人合抱们古银树,枝干屈曲,如龙盘凤翔。据说是道教始祖张天师亲手所种,距今已两千多年了。离古银树不远的东北方,有青城绝景“三岛石”,石上镌刻着斗大的“降魔”二字。相传,张天师降魔,五雷轰鸣,群魔逃遁。天师追赶至此,魔王抛出巨石挡道,天师挥剑一劈,巨石断为三段,相互依傍,鼎足而玉。神话虽是无稽之谈,但剑劈之痕,仍历历在目。

青城山胜景林立,天梯、清虚阁、龙桥栈道、上清宫……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至清至醇的青城春茶,细细品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天下至幽青城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