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的宁静与人心的浮躁
周末是个大好晴天,呆在房子里也没啥意思,自从两个月前实行周末坚决不上网以来,执行地还算坚决,没有摸电脑,没有逛网络,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慢慢觉得其实没有电脑也不怎么可怕,可怕得还是那种习惯,习惯了某种生活,突然发生改变时,惯性就会让你觉得恐怕,对过去拥有得那丁点东西的缅怀,让你不愿意轻易得尝试改变。于是才有了不破不立,才有了断指愤起,人,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
很久很久前刚到星城时,就听说了长沙有几处寺庙比较有名,比如道教圣地陶公庙、云麓宫,佛地开福寺、麓山寺的,岳麓山居然佛道为邻,估计很久前他们都是在相互渗透相互抢占地盘的。陶公庙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去溜达了一回,班上有俩同学居然抽中了同一支签,后来他们成了夫妻。偶只是看看,没有去抽那玩意,所以一直在窝着。很多人每逢周末都喜欢去开福寺逛逛,烧烧香,抽抽签,据说开福寺里的签也是很灵的,想想自己离开福寺这么近,居然十年来都未曾一睹菩萨的尊容,无数次擦肩而过,实在是罪过,因为小时候就听老人家说逢菩萨就摆,会有好处的,这么多年自己一直逢而不拜,估计菩萨们也会有点不悦。
果然,开福寺路热闹极了,算命的抽签的,人人都是赛神仙,街边的店字也都是清一色的与佛与烧香相关,原本打算去淘一本佛经类的,比如地藏经,但是在佛祖脚底下讲价还价貌似有点不恭,可是又不愿意多掏几个字儿,省省吧,心中有佛就行,说不定网上能买到更便宜的。门票不贵,10元一张,还送你一把香火,去寺庙时,就有人叮嘱,记住了,寺庙里不能踩门槛之类的东西,刚进门时,脚差点就踩在了水泥槛上,因为这个门槛确实太矮了,就要在脚踏上去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个叮嘱,瞬间就停住了,硬生生往前移动了几厘米,心里一叹:好像,摆过财神爷,求过功名,再穿过两道石拱,就到了正殿前,石拱下边的池塘里是悠然自得的鲤鱼和懒洋洋的乌龟,那份宁静让你羡慕,或许他们听多了佛音,也得了真谛,生命只是那一次轮回,而不入洒脱悠然而自得的活着,不必算计、不必勾心斗角。
可是,穿过这些石拱的善男信女们,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领悟这份宁静,有多少人领悟无欲而无求,佛讲究缘分,领悟需要慧根,可是我们这些个烧香求签之人都是怀抱着尘世的杂念去寻求佛祖的赐予,升官发财,无疾无灾,在赐予与渴求之间,佛祖唯有一笑置之,尘世的凡夫俗子终被功名利禄所累,所以佛祖说脱离红尘,出世成佛,佛与凡世离得越远越好,所以古时候佛只有那些有钱贵族们才能皈依,他们无须为凡事操劳,看破红尘削发为僧者大抵都是达官贵人,穷者无所谓看破不看破,活着就行。
石拱桥的另一边,立着两块招牌,左边指向烧香处,右边指向观音殿。我第一次来到佛地,自然是极端的虔诚,心里也满抱着皈依之心,希望佛祖指点迷津,当我双掌合十屈膝跪下乞求佛祖的赐予时,我不再是个无神论者,把命运寄托在了佛祖的赐予,人,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希望掌控着自己的命运,一方面又不停乞求上天的赐予。纵观那些个与自己一样的善男信女们,他们的内心不可能与佛祖那般宁静,其实都是一样的浮躁,虔诚只是在香火缭绕的佛像前,出了寺庙,该干嘛就干嘛,鸡鸣狗盗、男盗女娼,有所为而无所不为。
或许在寺门外我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是浮躁的凡夫俗子,只是在我的脚踏进佛门之后,我感到了那份宁静,一份能瞬间让你的浮躁冬眠沉寂的宁静,你不能不被佛地的宁静所感染,或许,人性的善都在此刻得以流淌,花草也能让你感动,或许是这里的花草得到了最多的爱,所以他们都长的格外的嫩绿格外的精神。
真正的虔诚者每时每刻都会渴求着那份宁静,只是佛祖的赐予与凡人的渴求,就宛如佛地的宁静和人心的浮躁,如果你懂得了付出,懂得了赐予,或许就会拥有那份宁静,那份让人心醉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