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能超越任何人
早晨醒来,只觉得头脑发胀,想起昨天班里的两个女生,竟然在课堂上公开对骂,就气不打一处来,交给班主任,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这两个女生,就是班里最难管的刺儿头。每个老师上课,都拿她们没办法,这使我想起了不久看到的一个视频,上海的某一学院女生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就当众厮打起来,其中一个比较厉害,竟打得另一女生趴在地上起不来,而且旁边还有许多同学在围观。现在同学们的冷漠程度真的是令人难以接受,可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外在和内在原因的,问题的根源又在哪里呢?我常常会为此无端的感到悲哀,素质教育了,为何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多大提高?记得我们上学时,那真是上课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规规矩矩,上课都在努力的学习,没有人随意捣乱,生怕漏掉老师讲的任何一个问题,记了笔记,有不懂的地方下了课赶紧去问老师。晚上上课,那时还没有电灯,都是点的蜡烛,或者是罩子灯,该休息了,老师撵都撵不走。而且,师生关系也很好,见了老师都是毕恭毕敬的,正应了一句话,师徒如父子。可现在,也许是时代的变迁太快了吧,现在的中学生的有些行为思想做法真的让人无法理喻。我真的不知道,当今的中学生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因为每次上课,都会有许多同学连书本都不掏出来,老师布置了作业也不做,你若批评他们,他们总会有很多的理由,比如没有钢笔啦,没有本子啦,书本不找不到啦等等。而且很多同学会给老师起绰号,比如有个老师长得比较黑,就背地里喊他莫瑞亚,因为莫瑞亚是一个黑人;还比如有一个老师叫福本,有同学就喊书本,每当老师批评了他,就拿着书本在桌上乱摔。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绰号,也许有吧,因为我们学校很多老师都有,有的极其难听,所以我也并不想知道。
记得刚刚走上中学的讲台时,我充满了热情,我那时由于刚从学校毕业,比较单纯,所以就认为能管好学生应该是很简单的事,只要你付出爱心,但现在想起来,我终究是错了,我也曾经的踌躇满志,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然而,我现在却是满眼的惶惑和迷茫,我不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一群顽皮无羁的孩子们。他们也许是怀着求知的渴望,只是因为老师没有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没有用真正的爱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他们也许是被家庭宠坏了,因为兄弟姐妹比较少,大人们一方面对他们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吃苦,真是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最后,培养了一批中国新时代的小皇帝,小公主。昨晚看新闻,广州的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六年级,需要花费四十五万元,很多年轻的父母在成为房奴之后,继而又沦为孩奴。可是,当孩子长大之后,他们又能回报父母多少呢?现在,很多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因为是在蜜罐里长大,没有受过多少挫折教育,他们崇尚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好事,但很多人因为不能吃苦,工作累点苦点就干不下去,认为是丢自己的脸面,宁愿呆在家里靠父母养着,因而就出现一个新的群体,啃老族,那些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八零后人,也被人在网络上戏称为脑残。这种情况的出现,实在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悲哀。教育应该是三方面的结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三者的结合并没有到位。在现行的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国的素质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去进行?出路又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应该考虑的问题。由此,我想到了犹太人,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十四岁以上的犹太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为世界之最。在犹太人的传统教育中还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在象征书本的石板上,用蜂蜜写出希伯来文或《圣经》中简单的一节,请孩子在默记内容的同时舔食石板上的蜂蜜,然后再吃掉准备好的蛋糕、水果、和干果。所有这些美味都使孩子们感觉到:书本是甜蜜和充满诱惑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了知识的重要,。犹太人的聪明,使得他们国家从战后的废墟中站起来,并日益强大。我由此又想到了日本人,他们为了训练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五岁的孩子,只穿着裤衩,在冰天雪地里跑步。中日夏令营时,中国的孩子娇骄之气严重,很多事情都是由父母代劳,垃圾随手乱扔。而日本的孩子,遇到困难都是自己解决,不用的垃圾自己收拾好,带回营地。日本的教育专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孩子将来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当夜的海沉下去,又一个黎明到来的时候,我在苦苦的思索与寻求,我想起许多同学也对我说,老师,对那些不听话的同学你就揍吧,要不就罚站,或罚钱。然而,我觉得不忍心,也不能,因为我的眼前老是晃动着一个孤独的身影,那目光哀哀着,声音也凄厉着,在几层楼高的办公室里,一个因为犯了错误被关在里面的绝望的无助的灵魂。一个幼小的无助的生命,被一位粗心的老师扼杀了。那是怎样的一幕人间悲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好那些对世界充满幻想但却又幼稚无知的孩子们?
我最不赞成的,就是采用体罚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学生们,在我看来,那是一种最粗暴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我只是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自由的天空中快乐,健康的成长,我希望自己在教书的同时,也要做到育人。我还希望自己能用爱心来感化那些曾经因为学习困难而干枯的心田,我怀了激动甚至渴望的心情登上了讲台,在登上讲台的一刹那,我就这样想,我会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我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差生,我要用我的整个的身心去全心全意地爱我的孩子们。我想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相信,我能行,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收获。
然而,现实依旧让我沉默,那些不安分的孩子们会在你板书时,悄悄咬耳朵;会在你正专心致志讲课而没有注意的时候往嘴巴里填东西,也许那是糖果吧,吃起来很甜,然而老师的心却是苦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愿意站在讲台上徒劳无功的白费口舌。还有那些自认为无望的同学,难道枕着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入眠,就是你最高的理想?鸡是飞不高,但它的鸣叫却带给我们全新的一天,它下的蛋能给人们带来最好的营养,它也在默默地做贡献。而我们,有头脑,有思想,却为什么就自甘平庸与沉沦呢?
我喜欢做梦,但我知道我不是因为做梦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没来到学校之前,我做过许多有关学校美好生活的梦,然而现实让我清醒,我感到肩上任务的沉重,毕竟,将来是想在的投影,我会充分而努力地去改造自己,也改造自己所教过的孩子们。我要给他们讲一讲犹太人,我也要给他们讲一讲日本人。我会告诉他们,你们才是新时期国家的栋梁,只有你们,才能肩负起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重任,中国的孩子,能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