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漱玉泉畔怀易安

漱玉泉畔怀易安

2013-10-23 21:37 作者:许明亮 阅读量:25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为那历经千年而不朽的一缕芳魂,为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英雄,为那在国破家亡的凄风苦雨中吟唱的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我们再次来到了那汪漱玉泉畔。

李清照(1084——1551)山东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王氏系大家闺秀,擅长诗文。李清照自幼聪明过人,又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故少年时就已有诗名。

温润澄澈的漱玉泉,不知是从何年何月的战火硝烟中淙淙流出,却如词人的清泪般点点滴滴流经千年,汇成这一汪清冷的玉液,汩汩流淌,生生不息。泉水叮咚,其声低回,其音哀婉,其韵凄切仿佛正在呤唱着当年那一曲“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暮秋沉韵。遥想当年,词人独步于铺满落叶的凄清小径,来寻觅一缕幽淡的菊香,以抚慰自己那颗卓尔不群为家国世事所累而破碎的心。词人从“冷冷清清”中,“寻寻觅觅”地走去,满目的“绿肥红瘦”,心中旧愁叠新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离愁别恨,无计可消。曾几何时,词人也曾有过幸福而美妙的时光,手挽夫君,游山览水、赏花邀月、谈诗说词、品墨鉴石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但斯人已去,人们却始终难于忘怀那一阕温琬到极致的《声声慢》,它吟出了词曲叠韵的古今绝唱。千年之后的我兀自揣摩,却无法探求到词人寻觅的是什么,可是那古典闺秀在心爱的人面前使性撒娇的少女情态?抑或是孤高绝尘的词人所特有的闲愁别恨?也许是那挽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拯家于破碎的锦囊妙计?

兰气质,玉精神,弥漫着词人独特的风韵,于是后人将她归类于“婉约派”词人的行列,盖因她的《漱玉词》如这淙淙泉溪的风格,柔肠百折,清冷哀怅。她不象苏东坡,铁板铜琶,雄浑激荡;又不同于辛弃疾,金戈铁马,豪情万丈;而她,柔水亦能克刚,在南国一片靡醉的残声衰音中,愁肠百结,挥泪赋词,唱出了雄浑刚郁而石破天惊的时代强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时,我似乎明白了,她寻觅到的是“一枝折得,天上人间,没个人堪寄”的惆怅心绪。在人生之秋的风雨飘摇中,面对时局不稳、民不聊生的形势,她最终将心灵的归宿寄托于远在北国的这一汪甘醇清冽的漱玉泉中……

易安居士,馨兰之气质,美玉之精神,寒梅之高洁,秋水之风韵。却命运多舛,道路坎坷,暮年潦倒,孤苦漂泊,过着“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的清贫生活,为的是多购些金石古器和书画珍籍。那一阕清瘦如许的《漱玉词》,是她以心血含英咀华,赋予了生命的呤唱,以至历经千年而弥醉,其凄美涓丽,韶华依旧,以千古风韵为后人留下了丝丝缕缕的馨香芳美,亦为这浮躁喧嚣的人世间留下了那淡淡的哀怨愁叹。

相关文章关键词

《漱玉泉畔怀易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