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金色的插图
车,行驶在京哈102国道上,燕山蜿蜒一如豪放的诗词,而一棵棵枣树点缀在诗行里婉约抒情。安静,还是安静。九月的风柔软着果园,打理着田野,一场比盛夏更为生动画面牵扯着我的急切朝着孤树村飞去。
孤树村采摘园被浓绿围住,晨光里,光线朝着阳面涂抹枣叶,下了国道,渐渐地有挂着不同地方牌照的小车穿梭在蜿蜒的小路上,鸣笛欢笑打破了原有的寂静。
大片大片的枣树令我目不暇接。走进园子,枣树枝干不高,树上一串串枣儿被枣叶遮映,风轻轻一拨便有枣衣露出一角红裙绿衫,站在树下,树不高,伸手就可以采摘,这里的枣不大,不似延安的狗头枣混实,不如新郑枣个大,枣皮深红,尚未成熟的如翠玉剔透,自小就对大枣情有独钟,虽然早就耳闻玉田的金丝枣闻名天下,但是,还是抱着一丝疑问,摘一颗尝尝吧。枣本身就似一件工艺品,小巧玲珑,放在口里,脆甜生津,皮薄肉厚。
漫步枣园,一派丰收景象,椭圆形的叶片上还有未散的花蜜雨露和,而那些乖巧的果子正等着把自家最殷实的家资交给农人,交给每一个采摘秋天的微笑。你看它们灌满了果香,沉甸甸地摇曳着,抒情着,香甜着满园的游人止步留影。
望着无边际的枣林,倒是无从下手了。这个也好,那个更好,印证了那句挑花眼的俗语,置身于此,是返璞归真还是古朴的田园卸掉了久居在身的疲惫,一下子轻松了,蓝天白云下沐浴在秋风里,和那些虫啊,鸟啊,花啊有说不完的家常话。我的心情正慢慢从城市的钢筋水泥中突围,等待,等待这枣林交出果香,交出美酒,我也好兑现许给心情的那份快感。
据当地人讲,孤树金丝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枣是老祖宗留给他们的珍贵家私,他们美誉这些枣是不经过加工的维生素糖丸,想来也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长出的果子怎能不成为世人的尤物呢!
以孤树为圆心方圆几十里遍种枣树,这些枣既可以生吃也可以晒干了冬藏,煮饭蒸米,入药泡酒皆是上品。千百年来历经沧桑,这枣林依然生生不息,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更是依托党的好政策扩大种植面积科学管理,几十万斤的年产量,让这一美味远销天南地北,成一方佳话。
徜徉在这片沃土,耳边枝与果窃窃私语,鼻息在一点点吸食着这山水凝结的果香,仿若自己饱满成高枝上那颗翠中深红的金丝枣,浑身的舒畅,不自觉掏出这个季节最得意的那一行行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