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四十)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四十)

2013-10-24 23:05 作者:北吹 阅读量:26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975年在我印象中是事情最多的一年,先从新仓中学说起,由于70届毕业分配后,从小学升入初高中的学生,第一届高中生也己毕业,第二届还在就读,当时中学全是二年制,(小学五年制,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学生教材由于教育革命,还未走入正规,各省各搞各的,教学内容缺乏。

我记得学校老师不得不自己编制教课内容,把油印本也搬入了课堂,为迎合毕业后的去向,中学决定让我去学校上课,在当时也算是教育革命中最时尚的做法吧,(这也是大批工人宣队进驻学校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工人上讲台”。

我根据学校要求进行了备课,从而第一次进入了高中班上课,当时老师也轮流来,全都坐在后排听我讲课,那时我一点也不感到紧张,因我己有拖拉机手学习班的经验和面对几千人的舞台感受,所以课堂发挥很正常。学生们台下也非常静,偶尔有个别学生私下讲话,我只要眼睛看他一二秒钟,他马上会刹车。

当时老师们也感到很奇怪,曾问过我:“我们老师上课学生都不太听话,上课常有人闹,你怎会纪律这么好”我开玩笑的说:“学生们大多数都认识我,我扳着脸对他望望,他再说话可能怕我在街上碰到要揍他吧,”当然这是句玩笑话,最关键的一句话我不好对老师们说,那就是:“文化大革命己把老师威信扫地了”。

开始我一天上四节课,后在1976年,1977年初中的物理课也要我去上,加上机械传动课一天最多要上六节课,但我感觉一点不累,1975年在学校上课比较成功,新仓中学的这一做法,可能在当时被推广,故我在课堂上,上课的一张大幅照片被挂在了湖州当时的“教育革命展览馆”里,而且是进入馆门的第一张照片,当时为我在课堂上拍这张照的是张老师,他在80年代未,调入海盐县当教育副县长。

我当时边上理论课和实践课外,还要帮他们上驾驶课,我坐在旁边学生们轮流开,学生们兴趣很浓,常常要求多开会儿,有些学生毕业回乡后都当上了拖拉机手,后我在修理中碰到了他们,而且还有女拖拉机手,我在75年至77年三年中教过的这些学生,现在都已50岁左右了,前几年碰到他们有人还说:“你给我们上过课还记得吗?”我说:“记得,永远忘不了”我想那段历史也算是文革中的产物吧。

全县的第一届文艺汇演也在1975年展开,经过公社汇演我和同学的上海说唱“田头修机器”被选入县里,在经县汇演后,我的上海说唱脱颖而出,并和黄姑公社的歌舞“水乡铁姑娘”这两个节目一起被选入地区汇演,当时地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好像叫黎明)他跑来对我说:“你演的不错,我看你很适合演相声,今后你也应在这方面努力下”我对他笑了笑,嗯了一声,但我心里清楚,相声有那么好演吗,一个节目好坏全在甲本,我的上海说唱百分之七十是甲本写的好,它是由平湖曲艺团的老编导张某某创作,我和同学只不过发挥配合好了一点。

当时文革中的剧本全都要经过层层审查,由于去湖州演,县里要求修改甲本,内容尽可能要突出政治,张编导文化大革命前是曲艺团的,文革开始曲艺团解散他被安排在新仓豆制品社当会计,这次重新抽到县里并组织了几个人的创作班子,为这两个节目创作修改,这时我们厂的供销人员,买到了一台江淮产的2110内燃机,我和P某某也开始了紧张的汽艇安装工作,……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四十)》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