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男人钓鱼 女子绣花

男人钓鱼 女子绣花

2013-10-22 13:35 作者:语燕呢喃 阅读量:27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朋友特别喜欢钓鱼,每次放假,问,放假准备干嘛?答,钓鱼!钓鱼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和那么大的乐趣么,我有些好奇。

“钓鱼的乐趣多着呢,你没钓过鱼,当然不知道。”朋友似乎有些得意和陶醉。

“我怎么不知道,不就是想着怎么钓到大鱼,看着大鱼如何抵不住诱惑,如何上钩,你从设置诱惑而取胜中获得乐趣的。”我打趣道。

“非也,非也,不管钓没钓到鱼,都是一种乐趣。钓鱼,可以让心灵放个假,在等待中让自己沉静,摒弃浮躁喧嚣;在等待中磨练一种耐受力,耐得住一个人的寂寞。钓鱼其实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户外活动,钓的不仅仅是鱼,是一种心境,可以让心灵从喧嚣忙碌中回归宁静!”朋友认真的说。

朋友说这话的时候,我仿佛便看到了许多垂钓者的身影,静坐,守着一根鱼竿,若有所思,又无思,沉稳静谧,静中守着动,动欲静中出!这一画面让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曾度过的一段特殊时期,百无聊赖里,偶然发现了刺绣可以让自己安静的度过那些艰难的时光。绣花,一针一线,细致精巧,手随针移,心随线走,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心思只在针线上,亦如钓鱼者,心思只在一竿一线上,这样便能很快让自己沉静下来,时间便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

想起古代女子,对于那些在封建礼教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来说,如何度过深闺中的漫漫日夜,大抵绣花是最好的办法吧。绣花,绣出了古代女子端庄秀丽、娴静典雅的古典气质,亦是现代女子羡艳的美丽。

当然多数古代女子,并不如大家闺秀般把刺绣作为打发日子的寄托,而更多的是作为贤妻良母的标志,同时也是相夫教子的必备资格,如若不懂女红,也许就很难找到如意郎君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是对当时多数女子生活的生动描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东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堪称是刺绣、女红的高手、巧女的楷模。

“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古代女子绣花可以说是一种传奇的艺术了,仅仅依靠手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兰心蕙质。如果没有天赐的灵性、高雅的气质,一般很难描绘出山水的钟灵毓秀和百花的姹紫嫣红。

在信息时代与电子时代交汇的今天,已很难见到自己绣花的,偶见奶奶辈或祖奶奶辈能绣一绣,却年事已高,手拙思钝,绣不出什么来了。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像唐装复兴一样,如今刺绣在不少地方又开始回潮,很多衣服上都有些绣花的点缀(当然是电子绣花),也可在大街小巷上见到各种各样的十字绣,也可在家庭装饰中见到绣花裱好的画框挂在墙上。大抵这些是回归古朴的一份情结的表现吧。

前些天也给女儿买了些小十字绣,也许是潜移默化中受我的影响,女儿看见那些十字绣便有了好奇心和兴趣,吵着要买。看着她穿针引线的小手,一针一线的专注深情,着实可爱。朋友说,大凡钓鱼者不是为了鱼,而是钓鱼时的心情。钓鱼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静静地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用想,只是盯着水面,等着鱼儿上钩,那种心情,说“望眼欲穿”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在垂钓之时,心情的确是非常专注的,平常生活中的闲事、琐事、烦心事,那一刻全都进不了脑子。因此,可以说垂钓既能吸引全部注意力,能全神贯注,又能让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女儿学十字绣,其实不是真正的绣花,但是也可让她在用针线描摹画图中,让手变得灵巧,在静坐中对心性沉静以及耐力和定力的一种锤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一首《渔夫》道出钓鱼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在雨中渔夫头戴竹笠,身穿草衣,在那儿悠然自得垂钓的乐趣。找一湖碧水,钓几尾闲鱼,回忆人生得失,心游凡尘外。那些整天垂钓的老者,该是历经沧桑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智者,守得住寂寞,于人生世事能平静从容淡定!有人说钓鱼有“赏画的绚丽,吟诗的飘逸,弈棋的睿智,游览的旷达”,果真如此,钓鱼真乃高雅而有意亦有益的户外活动了。觅一处安静之所,绣一幅喜爱之图,心思沉静,双手灵动,在一针一线里倾吐心事,然后以恬淡浮出双颊。端坐而专注的刺绣女子,是有着秀外慧中的娴雅女子!

男人钓鱼,钓的是心境,钓出男人的成熟稳重豁达;女人绣花,绣着女人的心绪,绣出女人的淡定安然,优雅娴静,轻巧灵性!

相关文章关键词

《男人钓鱼 女子绣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