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金桥第一关
去新疆旅游的时候,享有“欧亚金桥第一关”之美誉的阿垃山口岸是我行程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虽然它不如那些著名景点那么出名,但去了以后才发现,还是不虚此行。
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近四十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抵达阿尔山口时已近日暮,帕米尔高原上的晚霞红透了半边天。而我远隔万里的故乡已是黑夜。阿拉山口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远了,一路颠簸,确实有些疲惫,而这里出乎意料的繁华景象,却又让我们心头不禁为之一振。
阿里山口岸始建于一九九0年六月,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介于阿尔山和巴个睐克鲁山之间,宽约二十公里的通道上,是举世瞩目的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桥头堡,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行的国家一类口岸,与对邻的德鲁日巴口岸相距十二公里。一九九0年九月十六曰,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前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尔山口和对面的德鲁日巴口岸接轨,这标志着举世瞩目的笫二座“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
到达之后,我们先找了一个酒店住下,还顾不得洗去满脸沙尘,就匆匆爬上了楼顶。放眼望去,不远处就是中哈边境,对面的点点灯大处便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德鲁日巴口岸。边境的火车站灯火通明,站内停着几辆火车,其中有一辆正忙着卸货,隐约还可以听到龙门吊的轰鸣声。酒店所在的大街人来人往,看样子应该是个夜市,热闹的路边摊生意红火,每个摊前都围坐着许多人,吃得热火朝天。已是饥肠辘辘的我们见此情景,顿时味口大开,跑下楼就近找个小摊落座。维吾尔族的摊主真是热情,忙得满头大汗,还不时和我们这些外乡人开开玩笑。这里很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味道确实不错,每人一碗拌面,舀一勺辣椒油一浇,半斤簿皮包子,再来几束羊肉串。我们吃得滋滋有味,已经啃过几顿干面包了,闻着味道就发腻,今天总算吃了顿舒心饭。
笫二天醒来已是九点,大呼小叫地起身到外百一瞧,这下可乐了。由于时差的缘故,这里一般十点上班,九点的时候,天才刚放亮呢。清晨的阿拉山口岸行人很少,放眼望去,没有高楼阻挡视线,和内地的小县城差不多。这里轿车不多,街边的停车场停满了各种大型货运车,看看车牌大多来自外地,挂新疆牌照的只有几辆。远处公路口岸已经有车辆了关,边防工作人员正忙着办理签证手续。出关的车辆装的大多是轻工机械、家电和日常生活用品,进关的车辆装的则大多是钢材、轮胎及重工业产品。口岸两边的货场里全是大小不同的集装箱,十几辆大吊车穿梭其间,忙着装货。不时还会过来几个外国商人,肩扛手提着大包小包,与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这些司机常年和他们打交通,俄语已熟得很,不少还因此成了朋友,远远地就彼此招呼。
顺口岸南行,不用多久就进入戈壁了,向西能看见山坡上的界牌,这儿是中国大陆的最西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