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又到义乌

又到义乌

2013-10-27 02:18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19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3月30日三人一行乘宁波至成都的火车前往义乌,上午9:45起程经绍兴、诸暨,中午12:30时到达义乌,我们在站前餐厅吃了中饭。义乌新火车站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义乌火车站要好多了,没有了那种人海如潮、人群簇拥、大包小包、乱七八糟的感觉。

我们吃完饭去“打的”,第一辆车是去浦江的,第二辆车司机说有一个小时路程,车费一百元,我知道碰到“杀猪”的人了,我接着拦第三辆车,司机告诉我大约二十多分钟路程,车费几十元,我惦量差不多就上车了。这“的士”车身上涂抹着“爱心”让人放心,我随手拿起一张名片,呵!原来车老板叫杨国平(13819927929、13173893819),家里还开着一爿“飞翔棉签”厂。我们从义乌新火车站沿着环城西路绕了大半圈终于到达环城南路青岩刘江南新村,付了六十元车费。

义乌,一个群山环抱的浙中不起眼的小县城,在短暂的近三十年中,变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一个让国内、国际都为之嘱目的小商品都市。“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的义乌代名词。车子行进在义乌,让人看到的是宽阔的马路,路上车水马龙,两边是如茵的绿草,整齐划一的居民区,装修漂亮的厂房,街上两旁高楼鳞次桎比,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义乌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国。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距今已有2232年的建县史。据《金华府志》记载:“东汉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54年)皇太孙刘辉有潜德,锡封于乌伤,为‘义阳王’,号‘乌伤郡王’,以镇越中,命威寇将军杨茂扶驾,以辅之。刘辉是义乌历史上有姓氏记载的第一任县官,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义乌也是个名人荟萃之地,唐代七岁写下咏鹅诗的骆宾王,一篇《讨武行檄》把武则天骂个狗血淋头,武则天不但不生气,反而夸其文章写得出色。还有抗金名将宗泽,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徐侨,元代出污泥而不染的黄晋,一代名医陈丹溪,河神朱之锡。最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鲁迅先生最亲密的战友湖畔诗人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驻台大将军蒋仲苓,生物理学家何琦,公共卫生学家朱章赓,棉作学家冯泽芳,水稻专家周拾禄,音乐家王力宏(英文名:LeehomWang)都是义乌人。

当然,今天的世人所了解的义乌,已不在于它的山,它的水,它的人,而是它的经济。义乌是全世界商人云集之地,这里是聚金堆银的宝地。每天,数以万计的人群在市场中涌动,每天,数以亿计的资金在市场交易,每天,无数吨货物通过汽车,火车发往全国、全球各地。

目前,义乌市区主要有三个大市场,小商品城,宾王市场,还有国际商贸城。除此之外,是分门别类进行交易的专业市场,当然规模没有这三个主要市场那么大。小商品城在稠州中路,称作篁园市场,是个老市场,主要是经营鞋帽箱包类。宾王市场在闹市区大转盘,主要经营服装,副食,领带,毛巾等。周围还有家电市场,电脑市场,宾王客运站等,人流量特别大,大街上经常人车争道,交通堵塞。国际商贸城是新近开发的商品交易区,规模相当宏大,规划也很合理,商品更加丰富,因而人流也更集中。据我在国外的了解,义乌的小商品确实很多,价格也很便宜,但基本是以中低档为主,特别适合进入中东、非洲市场。

义乌留给我的印象到处是南来北往的外来客商和老外,尤其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人特别多,非洲的黑人也很多。义乌街头来来往往的人当中,融汇了八方来客:中东人占多数,有的穿的是现代服装;有的是传统的一袭白袍,还有黑人,脸真正黑到只看见双眸发出的光亮;还有欧美人,当然只是少数。据说在义乌阿拉伯常驻人口有三千五百多人,每天还有数以万计的流动阿拉伯人,在本国与义乌飞来飞去。可以还有很多韩国人或者日本人,因肤色相同,所以没法去辨认。

如今义乌的很多小商品实际上多数走的是外贸渠道,因为价廉物美,采购量相当大。虽然现在义乌的店铺有几万家,而且每家每年的店面租金也很贵,高的一年要达到四五十万,但赚钱的总是在多数。有些老板阔了,就买房,买车,因而义乌的房地产最紧俏,义乌的好车也相当多。

每当夜幕降临,义乌街上流光溢彩,恍如白昼。就算是在凌晨的时候还是车水马龙,这点在外地比较罕见的。在义乌就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在街上随便都可以看到那些日本人,俄罗斯,美国,沙特阿拉伯等等外国人,那些外国人在采购的同时也给义乌的夜晚带来了活力。

义乌晚上最热闹的地方,恐怕是副食市场旁边的夜市了。一眼望不到头的排档,川流不息的人群,吃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逛排档的以年轻姑娘居多,中间时不时能碰到一些老外,操着生硬的中国话与摊主讨价还价。当然,有的精明的摊主也会用一些简单的英语与老外交流。这里随便一个摊位,十个平方左右,一年的租金就在六万块以上。方寸之地,也是流金淌银呀!

这次我来义乌有要事要办,只能匆匆地走马观花,也不能去拜访一下赵宅村的原房东和许多市场客户,我知道义乌日新月异的面貌,已无法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篁园市场、宾王市场,那三年设摊做生意所处时期能够同日比拟了。下午14:30时我在宾王客运站搭乘上虞“老胡子”的豪华大巴车回家了,到家门口正好是17:00时,时程二个半小时,车费是四十五元。那个时候“老胡子”开的是中巴,时程要五个多小时,车费好象是三十多元吧,已今非昔比……

相关文章关键词

《又到义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