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苏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从古到今苏州和杭州的美誉,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一个让人无限渴望的地方。“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素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记忆里曾经是三下苏州,我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虎丘、枫桥、寒山寺、拙政园、耦园以及北寺塔等许多名胜古迹的每一条小径,每一节阶梯,每一颗古树下和池塘边。每一次游览都是有处处身在画中游之感,然后带着意韵未尽地离开。
苏州的园林有一百多处,也许你不可能遍游,但有两处是一定要到的,一处是留园,另一处为拙政园。苏州的留园占地三十余亩,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内的建筑数量很多,留园以山水为主尤以花石著称,留园内的冠云峰,高六点五米,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单体太湖石,乃太湖中绝品,其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留园内的每一处景物都精巧到了极点。我的老祖宗俞樾曾称之为“吴下名园之冠”。
苏州的拙政园占地78亩,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也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走进拙政园的大门,就能看到青绿的荷花池,那荷花的清香涤荡着游人的心。一条板石小路曲曲折折伸向园林深处,而一道折形的小桥则显示了古人的机智与幽默。传说,鬼是走直路而不懂得要转弯的,当鬼走到这里就会“扑通”一声掉入池中水里,此处不知死了多少“冤鬼”于桥下呢?哈、哈……徜徉于拙政园内的明山秀水之中,各式各样的亭子、庙宇、茂树临与池边,假山、石桥、曲径横贯池中,把池水分割成几块。每部分既自成风景,又相互衔接、浑然一体。整个园林构思精巧、布局细腻、清逸古朴、美妙绝伦。体现了明代园林旷远明瑟、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苏州的虎丘,高高的虎丘塔就耸立在虎丘山上。她的底座半径足有五六米,塔身有四五十米之高,看上去高耸云天、庄严古朴。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到了苏州,若不看看虎丘塔,不爬爬虎丘山,那就等于没有到过苏州。因为它是苏州城的象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虎丘还是传说中唐伯虎与秋香认识的地方。
苏州的城外有一座寒山寺,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整座寺庙不是很大,但香火却很旺,而当寺里的钟声响起更是非常宏亮。寒山寺并没有“寒山”,“寒山”曾是寺内一位住持和尚的法号,是这位高僧将寺名改成了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之诗石刻碑文。传说诗人张继去唐时首都长安(今西安)赴考后,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有感而作。
可这钟声有什么不同呢?原来这一口钟也曾有过曲折沧桑的经历。明朝的时候,日本倭寇侵入我国内地,当他们来到寒山寺时,便一眼看中了寺内的大钟,把钟抢走当作了兵器的原材料。中国人愤怒了,后来有日本人重新造了一口钟,送来寒山寺作为对于过去的野蛮行为的弥补。从此这口复制的钟就挂在了寒山寺大雄宝殿内。
我在苏州游览了许多园林,但见园中假山、奇石、池水、游鱼、树木、花卉,还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赋颂赞,我深深地为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所折服。我穿行在姑苏城内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到别致的古井、民居、佛塔,到处可听到那香软的吴歌侬语,真的是流连忘返而乐不思蜀。
夜幕之下泛舟苏州河,两岸又是一派霓虹灯、连线灯勾勒出来的亭台楼阁,水光交映,流光溢彩,充满了浓郁的水乡风情,活像童话世界里的仙境。苏州的护城河突出展现了盘门、古塔、古城墙的古朴历史风貌。“旧城堞影”、“觅渡揽月”、“吴门夜月”、胥门古城墙处处凸现了苏州城2500余年的厚重历史。
苏州是江南水乡,蜿蜒曲折的河流环绕着四周,大大小小有着一百六十八座桥,不亚于我们“绍兴桥乡”。每座桥的形态各异,有单拱桥、双拱桥、联拱桥、石板桥。据说超过五百年的也有一百座之多,我无论踏在哪座小桥的台阶上,就是跨越了几百年的时空,这不能不让我为之激动!
苏州还是京杭大运河所经之地,运河承载着我们太多的中华文化,游历大运河也是我的夙愿。有一次我办完事返家,特意选择了乘船从苏州到杭州的水路。我兴致勃勃地直奔城边上的码头买了船票,傍晚启程。当年的“小火轮”是铁壳船,使用柴油机为动力的,分上下两舱。底舱是“便民舱”人多拥挤且难受。我特意买了小舱,但室内的空间也狭窄。好在乘在船上是绿水泛舟、碧浪清波,也有一份闲适舒心,一路欣赏了江南水乡的秀美和运河古道的风情。次日中午到达了杭州武林门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