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在新余乘坐小火车

我在新余乘坐小火车

2013-10-24 04:03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34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的父亲以前在江西的新余工作,因为是大三线军工企业,他们“江钢”驻足在新余城区南面18公里的大山深处腹地良山。整个厂区很大,一个山头就是一个车间,厂房建筑就掩隐在崇山峻林之中,每个车间对外都有一个“809”这样的代号。而“江钢”对外的落款是江西南昌810信箱。“江钢”始建于1965年,1991年“江钢”与新余钢铁厂合并组建了新余钢铁公司,原“江钢”成为了新钢公司的山上片。2006年9月成立新余市良山工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原“江钢”形成了年产钢150万吨、钢材80万吨、金属制品1.2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了管(钢管)、带(带钢)、丝(钢丝)特钢生产基地。

大家从《林海雪原》这部文学作品和影视之中或许知道那种运行的小火车,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小火车承载着山里人的希望和梦想,寄托了无遐的期待和向往。山里人把木材、山货、药材运往山外,再从山外换回米面、衣被,小火车从历史一直行驶到了现代,而我真正亲眼看到并乘坐上了小火车就在新余。当年我去良山的周宇探望父亲是要乘坐他们厂特设的小火车进山的,小火车连接着山里山外。

有一年的冬天学校放寒假,我去父亲那里过年,踏上了去新余的路程。那兴奋、那激动、那高兴劲不用多说了。我第一次乘坐上了小火车,这小火车和我们平常乘坐的火车不同,小火车的铁轨、车头、车厢都小了一号。黑黝黝的机身,比常见的蒸汽机火车小很多,五六节车厢排成一列,车厢内很狭窄,座椅都是用小木条钉成的条凳,斑斑驳驳的油漆似乎告诉着它的年龄。随着一声汽笛的嘶叫,整个车厢就晃动起来了,不时响起“吱嘎、吱嘎”的扭曲声。小火车的两根铁轨十分苗条,小火车在上面爬行速度是很慢的,山沟沟里一段不太远的距离要跑上很久,估计时速只有25公里。

乘坐在小火车内,火车向前驶去,在山间缓缓地爬行,我望着窗外的景物快速地移动着,眼前是望不尽的山川和河流。车厢外灰蒙蒙的天空,不知是要下雪的前兆,还是江钢的高炉释放而出的烟雾所致。冬天的山坳还是比较寒冷的,车厢内的老表不停地搓手哈气,“吧嗒、吧嗒”的烟星映衬在那些木讷憨憨的脸上,我瞧着老表还时不时地拨弄着身边的箩箩筐筐,好象害怕会丢失东西。这山里头前几天下的雪尚未全部融化,依然压在树梢上,白皑皑的一片。

虽然新余只能算是丘陵山脉,但是有些沟壑也是挺险峻的。蒸汽机火车头气喘吁吁地发出着“呼哧、呼哧”的声音,喷着又浓又厚的烟汽雾团,伴随着呼呼作响的寒风,拉起了一溜逶迤茫茫的长长飘带随风起舞,那低沉刺耳的汽笛声在群山怀抱中久久回荡。小火车穿梭在旷芜荒野,就像是神话里的故事,让人惊奇,让人感叹!可有多少人知道它曾经在工业革命中创造的辉煌呢?

前方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些参差不齐的房屋建筑,刺耳的车轮和铁轨间的摩擦声突然响起,小火车嘎然停止,终于到站了。良山到了!走出车外,银装素裹的层层山峦,顺坡而建的一片片陈旧低矮的平房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穷乡僻壤的地方。虽然对我很陌生,但因为这里有我父亲在工作,让我依然透着新奇感觉亲切。

过去在新余在良山小火车穿梭不停地忙碌着,发出的阵阵隆隆轰鸣,曾经承载了“江钢”人的多少情感、多少希望、多少梦想啊!人生漫漫,岁月匆匆,时光已走过二十多个春秋,我默默地行走在人生路上,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坐过小火车,蓦然回首一切都已离我远去。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在梦中还经常浮现着新余的小火车在氤氲蒸汽中黑铁塔般的身影,隐隐约约间我仿佛看见一列小火车隆隆地向我开了过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在新余乘坐小火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