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四十六)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四十六)

2013-10-27 02:21 作者:北吹 阅读量:24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记得我们去金华那天是星期天,到达金华好像是下午3点多点,H某某早已在出口处等我们,随后陪我们一起去车站对面的旅社,因H大哥己和旅社讲好,所以我们拿出工作证登记后就去了房间,H大哥也一起来到房间。

他简单的向我们介绍了金华情况后问我们要去哪个厂参观,我告诉他后,他说:“蒋堂这个镇很小,火车每天只有上下午各一班,来回也很不方便,而且汽车也很少经过,”接着他叫我们四人一起去他车站食堂吃晚饭,我们来到车站食堂。

我看见食堂里菜非常丰盛,而且还分大灶和小灶,H大哥来到小灶窗口买了七八个菜,我看他在付菜票时还要另付用纸印的小票,我很好奇的问他这是什么票?他告诉我:“这是计划油票,每个铁路职工每月60张,吃大灶不用付,但小灶每盘菜要付一张,”我说:“我们几人一下要用去你8张,你这月要少吃好多,”他说:“我在车上时间多,有时吃不完也送人”。

铁路上那时真是东西多又便宜,一大盘炒鸡块才卖二毛钱,后来几天他又叫我去吃了几顿小灶,那天吃过晚饭他又陪我们去街上走了走,我记忆最深的是,我看见邮电大楼和比较高点的房屋墙上都有许多枪弹孔,我问H大哥:“上几年这里武斗一定很利害,高一点的房子上都留有这么多枪弹孔,”他说:“是呀!两派对峙激烈,我还算好一直在路线上跑,”我看着这些伤痕累累的大搂,很容易想象当时的情境,不知有多少无辜者在这场争斗中死去,这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悲剧,中国人的一次惨痛教训。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车站买了二毛钱一张的车票赶往蒋堂,到蒋堂站下车后直接赶往厂里,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星期一,已九点多钟,但厂里的大门还关着。

我去传达室敲门,值班人员出来告诉我:“今天是星期天休息,有事明天来吧,”我们感到白跑了一趟,谁知这么小的地方会是星期一休息,我们无奈的来到车站,可人影也不见一个,因我们来时就知返回金华的车要下午二点半后才到,这下可真是难熬了,我们四人要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等六七个小时。

我提出咱爬火车吧,因在车站上停了辆装着煤的火车正在加水,他们说万一金华不停怎办,我说:“不会,金华是大站一定停”但他们三人都不敢爬,故我也就没再坚持,我当时只说了句:“我晚上要问H大哥,我的判断对不对,”(后来证实了我的判断是对的,金华一定会停)我们随后赶往蒋堂小镇。

路上我还不甘心又去拦卡车,我拦了两辆往东去的车,第一辆拦下后我走过去问司机,是去金华吗?司机理也不理我,加了油门就走,第二辆干脆停也没停,我清晰的看见车门上印有“古劳”二字,他们三人从后面走过来问我:“怎么?他们不理你?”我心里也在纳闷,他们怎会话也不回一句,我边走边想,突然大悟“古劳”这里一定有一个劳改农场,我对他们说:“我真笨,我会去拦二辆劳改农场的车”他们也哈哈大笑起来。

蒋堂镇实在太小了,整个镇只有十几户人家,本来这一地区在当时就很荒凉,就一家小面店,走进面店里看了真叫人很难吃下这顿午饭,因附近没河也不见水井,更别谈自来水了,店里两只盛了水的小木桶,一只洗吃好后的碗,另一只把洗过的碗再放进去转两转就算洗干净了,没办法因再也找不到第二家店,我们各吃了一碗阳春面,只能在时间里等待,等待快点返回金华,……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四十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