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校(11)
我和X、S到二科下去报到,作为老中青三个年龄层大浪淘沙之后硕果仅存的代表,我们得到了还在二科上苦熬的学员们的羡慕目光。我们也曾羡慕地看着别人,设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领先一步早日脱离苦海,其实等真的走出这一步才发现这种设想是何其虚幻:原来二科下的训练有着一样的枯燥,场边的等待有着一样的无聊,而天气却愈加炎热了。
没过二科上的时候,大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二科上是最难的,二科下要容易得多。现在回头看这句话,觉得它并不准确,这句话可以换个版本说:小孩子学走路最难,会走了慢慢就会跑了。二科下的难度并不比二科上低,只是因为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对车子的操控已经很熟悉了,才能在场地上避免低级失误,更快掌握要领。原来的Y同学,在二科下练了两周就测试过关去考试,结果欲速不达,被毙了。他的教训提醒大家,无论天赋多好,都要按部就班练习。
二科下场地上汇聚了原来三个教练的弟子,由两个教练带,过去认识不认识的在这里都成了同门,所以有机会结识更多人。但是大家只是萍水相逢,像外号铲车的和某女臭味相投,整天黏在一起的,绝无仅有。大家还是和上一科的同学来往更密切,比如我和X、S,以及前一批的W、后一批的L,常常聚在一起或交流技巧,或扯大天。
天气炎热,时日漫长,大家娱乐的兴致被蒸发损耗得只剩下打牌和聊天,或者排了号之后,数一数前边的人数,估摸一下大概上车的时间,先回去干别的事儿。二科下因为项目多,所以场地更开阔了,在长70米宽30米的范围内,依次分布着侧方停车、单边桥、直角转弯、S弯和连续障碍,围在中间的是一座石桥,供定点停车和坡道起步使用。日甚一日的骄阳肆无忌惮地倾泻着它的热情,在这片一览无遗的场地上,我们无从拒绝它的拥抱。只有到了日头偏西,大家才能在一堵西墙根儿下找到一线阴凉。
这一科的基本功是半联动,只这一项练了四天,教练说我们这一拨过来的太笨,要么踩不住离合跑得太快,要么就熄火停摆。他说的是事实,但还是让我们伤自尊,我们把问题归结为车子太烂,驾校抠门,净用些该报废的普桑来骗钱,学员们推车帮助启动不是一次两次,有时还要开出去大修。也许是我们的抱怨起了作用,最不好用的799伤筋动骨,开出去修了几天,我们用上了还算可以的599。
场地上送走一批之后,我们正式开始项目练习。这一科的两个教练,黑而胖的是W,白而高的是G,W四十出头,G比我还小两岁。教练W先给我们做示范,让我们注意要领,每到一个关键点,他就下车,让我们轮流上去看。也许我们真的像他说的那样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看了之后还是一脸茫然。
在茫然状态中,我坐上了驾驶位,教练W在我右手边,不停提示我手眼配合,不时对我的拙手笨脚表示强烈愤慨。我依旧陪着笑脸,一边检讨自己的失误,一边还要注意下一个项目,常常顾此失彼。这几个项目里,我最发憷的是单边桥,完全凭感觉去掌控车轮,教练反复讲过多次如何看点,但是每次下了左桥根本无暇去看点,结果多半上不了右桥。我在下边观摩别人过桥,看了很多遍还是不得要领。
我们一批晋级的人,有几个感觉很好的,两周后测试过关,三周之后考试通过。他们回到场地上,眉飞色舞地讲着考试时如何轻松,如何幸运。据他们的经验之谈,因为这一科有考官全程跟车,所以气氛相当紧张,心理不过硬,技术动作必定失误。还有一些准备补考的,会被问及失误原由,从他们满怀悲愤的语气中,也能得到不少引以为戒的教训。